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当夜,陈志远彻夜未眠。他将自己关在书房,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古籍图谱,从《墨经》中的机关消息,到《天工开物》里的奇巧淫技,再到西方传来的各种机械设计图纸,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他铺开宣纸,手持炭笔,在灯下勾勒着草图。那机械人偶的内部结构,如同一张复杂无比的蛛网,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形。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寿礼,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督军府的要求荒唐至极,但也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去挑战技艺的极限。

    同时,一个念头也在他心中悄然萌生:或许,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能成为某种契机如果能在这机械人偶中,巧妙地融入一些不为人知的玄机,是否能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想起了秦先生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又想起了马三刀的嚣张跋扈,以及张总管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一股莫名的情绪在他胸中涌动。

    他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杂念暂且压下,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图纸上。齿轮的啮合,杠杆的联动,发条的张弛……无数精密的部件在他笔下逐渐清晰。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对手不仅是时间的紧迫,更是技术的壁垒,以及那高高在上的强权。

    天色将明,陈志远放下炭笔,眼中布满了血丝,但嘴角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图纸上,一个初具雏形的机械人偶设计图已然完成。它的内部,比张总管要求的,似乎还要复杂一些。

    接下来的日子,天工坊完全进入了封闭状态。陈志远将坊门紧闭,谢绝了一切访客和生意,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机械人偶的制作中。福伯负责采买所需的物料,从上等的檀木、黄杨木,到特制的钢材、黄铜,还有各种名贵的丝绸、锦缎,几乎搬空了小半个库房。梁仔则成了陈志远最得力的助手,无论是打磨零件,还是调试机构,都做得一丝不苟,进步神速。

    制造等身机械人偶,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动力源。如此庞大复杂的机械,若想驱动其完成歌舞等动作,所需的动力远非寻常钟表发条可比。陈志远反复思量,最终决定采用一种多组大型发条并联驱动,并辅以巧妙的杠杆和齿轮传动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单是这套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就耗费了他们师徒近十天的时间。

    人偶的骨架,陈志远选用了质地坚韧而轻巧的楠木,关节处则以黄铜铸造,并嵌入了精密的滚珠轴承,以确保活动灵活。为了模仿人体的复杂动作,他设计了一套由数百个齿轮、凸轮、连杆组成的传动机构,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和啮合都必须精确到毫厘之间。他绘制了上百张零件图纸,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梁仔则负责按照图纸,将这些零件一一制作出来,稍有差池,便要重来。

    最难的部分,是如何让人偶歌唱和说话。陈志远借鉴了西方八音盒和早期留声机的原理,尝试制作微型的钢制音梳和蜡筒。他请来广州城里唱功最好的粤剧名伶,录下几段经典的唱腔,又请了一位略通洋文的教习,录下几句简单的祝寿吉利话。然后,他再将这些声音的振动波形,

    painstakingly(煞费苦心地)镌刻在特制的蜡筒上。当蜡筒旋转,连接在振膜上的唱针随之振动,便能发出声音。这在当时,已是极为尖端的技术。

    至于人偶的外形,陈志远则请了城中最好的画师,画出了一位体态婀娜、面容姣好的古典美人形象。他亲自操刀,用黄杨木雕刻出人偶的头部和双手,肌肤纹理、眉眼神态,皆栩栩如生。再配上华美的锦衣绣裙,点缀珠翠,一个令人惊艳的机械美人便初具雏形。

    然而,陈志远的心思,并不仅仅放在如何满足督军的荒唐要求上。在那些不眠的夜晚,他对着图纸反复修改,在人偶看似寻常的结构中,巧妙地融入了多重暗机关。

    例如,在人偶的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羊城玲珑心简介 >羊城玲珑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