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闹吃了一下午。
徐建平没回来。
我给他写过信,告诉他留留考上了,让他抽空回来看看,哪怕说一句恭喜。
他回信说:
恭喜。‘他’今年落榜,明年再考,我这边得照看着。
留留既然考上县里,不如直接到市里来吧,我这边人脉广,能给她安排更好的学校和前程。你在老家看好妈就行,外面的事女人操心不来。
那个他,就是他跟沈兰那个儿子。他把全部心思给了另一个孩子,却从没问留留读的是什么,在哪儿读,要带多少东西,要多少钱学费。
他以为他现在随口一句让她过来,就能抹掉过去这么多年他的缺席和我们吃的苦
就能轻而易举地接手我靠命拼出来的留留的未来用他的人脉来安排
他甚至还想用这种方式把我永远钉死在老家!
我没生气。我不意外。
他的事,我早看透了。
他以为用一张纸,用几个钱,用几句轻飘飘的话,就能掌控一切,把我打发了。
幸好,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识字的张兰英了。
走那天,村口的班车一早就来了。
我扛着铺盖,留留背着书包,我们娘俩并肩往站牌走。
婆婆追出门,给了我包糕点和手绢包起来的几十块钱。
嘴里念叨着:省着点吃,也……别饿着自己。
我接过来,说了声:嗯。
上车的时候,留留抢着把我拉上去,说:姆妈,你得陪我认路。
我笑:嗯,陪你认。
我偷偷报了学校旁边食堂的帮工名额,打饭、擦桌子、抄菜谱,换两顿饱饭,换一个能离她近点的地方。
我不读书,但我能守着她读完。
我坐在车尾,看她坐在窗边翻录取通知书,阳光照在她头发上,每一根都在发光,发亮。
(番外)
我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从有记忆起,我就跟着太太生活。
她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女人,家道中落后,一个人搬到了我们村子边上住。
村里人都叫她太太,我也跟着这么喊。
一开始大家对她指指点点,说什么资本家小姐落难之类的风凉话。
可太太不理会,她每日里自己挑水做饭,有时也抽烟,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后来有一天,村里生产队长把还在襁褓里的我抱到她面前,说我是刚死了爹娘的孤女,可怜得很,让太太收养。
我就这么成了太太的孩子。
太太并不像一般人家的娘那样管教孩子。
她从不逼我学认字,也不指使我干很多活儿。
小时候的我整天在村里疯跑,跟野孩子似的满田野钻。
等我累了饿了,才想起往家跑。
太太总会煮好一锅热乎乎的饭等我。
她自己吃得简单,倒是会悄悄给我留一个红薯或者一个煮鸡蛋。
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金贵,只知道吃得肚子滚圆。
太太抽的是自卷的叶子烟,呛人得很。
我小时候不懂事,问她为什么爱抽烟。
她吐出一口白雾,笑道: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
我就趴在桌沿上,学她用纸卷干树叶,结果被呛得直掉泪,她却哈哈笑。
她的笑声爽朗,我也跟着笑起来。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孩子,有娘依靠,有笑声可听。
可惜太太没能陪我太久。
她身体一直不太好,可能年轻时过过富贵日子,吃不了什么苦。
到了我十三岁那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