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还好还好,虽然很害怕,但在找到更合适的住所前,还是不希望被金女士轰出去的。

    郑源走进浴室,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抬头时,镜子里的自己面色惨白,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

    转身要走时,余光突然瞥见浴帘下露出一角粉色。郑源屏住呼吸,慢慢拉开浴帘——一件儿童尺码的粉色连衣裙挂在挂钩上,下摆沾着深色污渍,领口的纽扣少了一颗。

    他的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赵大叔发来的短信:忘了告诉你,发现尸体那天是1999年10月17日,莹莹的生日。

    郑源盯着那条信息,又看看挂在眼前的连衣裙,胃里翻涌起一阵恶心。

    他冲出浴室,直奔冰箱,猛地打开门,保鲜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泛黄的照片,摆在空荡荡的抽屉正中。照片上是年幼的女孩,穿着粉色连衣裙,对着镜头甜甜地笑。她的左手小指上,贴着一枚卡通创可贴。

    郑源颤抖着拿起照片,翻到背面。一行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妈妈,我想要好多好朋友。

    第四章

    郑源把那张照片塞进牛仔裤口袋,关上冰箱门。

    客厅的挂钟显示晚上11:37,金女士的卧室门缝下没有灯光透出。他轻手轻脚回到自己房间,锁上门,从床头柜抽屉里找出一个旧信封,把照片装了进去。

    1999年10月17日,莹莹的生日,也是尸体被发现的日子。

    他打开手机搜索本地报纸的电子档案,输入日期范围1999年10月,关键词城北区

    儿童死亡。加载图标转了很久,最终弹出一条1999年10月19日的简讯:[城北区公寓发生意外事故

    7岁女童不幸身亡]。报道只有短短三段,称女童在浴缸中发生意外,母亲发现后报警,警方排除他杀可能。没有提到遗体状况,也没有金女士的全名,只有一句金某因精神受创被送医观察。

    郑源切换到地图软件,找到最近的区立图书馆。那里应该保存着更详细的纸质档案。

    第二天,来到区立图书馆,图书馆要九点才能开门,他在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个三角饭团当早餐,边吃边整理已知的信息:

    莹莹死于1999年10月17日,死因存疑

    ②冰箱里有一截女孩的手指

    ③整栋楼的住户似乎都知道些什么

    ......

    区立图书馆的报刊区几乎没人。管理员是个戴老花镜的阿姨,听说他要查二十年前的本地新闻,指了指角落:5年以前的旧报纸都在那边,自己找吧。

    郑源花了近四十分钟才找到1999年10月17日当天的报纸。《滨城日报》社会版右下角有篇更详细的报道:[浴缸溺水7岁女童离奇死亡],配图是打了马赛克的公寓外景,正是他现在住的那栋楼。报道提到几个关键细节:女童遗体严重受损,但法医仍判定为溺水;现场发现家用刀具,但认定为与死因无关;唯一目击者是住在四楼的保洁员(现年52岁的刘春美)。

    郑源记下这个名字,继续往后翻。10月20日的报纸上有则小公告[金莹莹葬礼从简,骨灰由母亲保管]。骨灰那冰箱里的手指是怎么回事

    再往后翻,注意到10月28日的一则短讯:[城北区公寓火灾,无人员伤亡]。

    火灾发生在莹莹死后第十天,起因是电线老化,源头恰好是金女士所住的304室。报道称住户全部及时撤离。

    郑源拍下这几篇报道,离开图书馆去往社区中心。

    我想查一下户籍记录,他对柜台后的工作人员说,关于1999年住在城北区公寓的一户人家。

    工作人员头也不抬:需要直系亲属或法律事由。

    我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些我在凶宅当租客的日子简介 >那些我在凶宅当租客的日子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