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现在后山的雷竹都被厂子伐去盖宿舍了。青禾的声音低沉而轻柔,仿佛比沉入水底的竹匾还要轻。

    深夜,万籁俱寂,云生被一阵轻微的声响惊醒。他侧耳倾听,声音似乎来自蚕房。月光如水,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照亮了他的床铺。云生披衣起身,悄悄走向蚕房。

    推开蚕房的门,云生看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青禾正站在竹匾前,她的右手残缺不全,但她却用那只手紧紧握着父亲的老茧刀,在竹匾背面刻下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而她的血珠和蚕蚁的分泌物混在一起,在竹篾上凝成了褐色的密码。

    云生走近青禾,轻声问道:你在做什么青禾没有回头,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是苏家五代人琢磨出的分火诀。说完,她把竹匾递给云生,云生看到她的手腕上有一个新烫的水泡,显然是刻字时不小心烫到的。

    青禾接着说:松木要劈成七分宽,晒够三个伏天,烧火时得听着蚕声添柴。云生接过竹匾,仔细看着上面的小字,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第二天晌午,阳光炽热,渡口突然来了一辆黑色的上海轿车。轿车停在桑树林边,车上下来一个穿中山装的干部。他对着桑树林比划着,周围的村民们都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他。

    干部大声说道:省里要在咱们村建一个缫丝博物馆,苏师傅将担任技术指导,每月的工资顶得上丝厂女工三年的收入呢!村民们顿时议论纷纷,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惊讶。

    然而,就在这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青禾正在老桑树下烧父亲留下的茧渣,混着蚕砂的浓烟在雨中盘旋上升,宛如一条挣不断的丝线。云生站在远处,望着青禾单薄的背影,突然明白那些改良图纸永远也画不出这种烟雾的弧度。

    第四章

    断丝

    小暑过后,天气愈发炎热,蚕房里更是闷得像蒸笼一般。青禾跪在竹席上,仔细地拣选着蚕茧中的头茧,她的额头、鼻尖和后背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耳后的碎发也被汗水浸湿,紧紧地粘成一绺一绺的。

    陆云生则蹲在门槛处,专心致志地调试着他新制作的温湿度计。突然,玻璃管里掺了朱砂的水银柱像是被什么惊扰到了一样,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

    要起南风了。青禾头也不抬地说道。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异常笃定。

    然而,她的话音未落,晒场上的蚕匾突然发出一阵细密的爆裂声。青禾和陆云生惊愕地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望向晒场。只见那些晾在竹竿上的丝线,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齐齐地断成了银絮,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

    陆云生见状,一个箭步冲了出去。当他跑到晒场时,正好看见国营丝厂的烟囱里飘出了几片未燃尽的化纤碎屑,这些碎屑仿佛是这场变故的始作俑者,悠悠然地飘落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村支书领着一个穿着皮凉鞋的港商踏进了院门。青禾正忙着给最后一批春蚕撒石灰,她抬起头,看到了这两个不速之客。

    那个戴金链子的男人用粤语嘟囔了一句什么,然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打火机,毫不犹豫地燎向了晾晒的丝线。瞬间,火焰升腾而起,丝线在火中迅速燃烧起来。

    防火性能太差。站在一旁的翻译扶了扶眼镜,面无表情地说道,陈先生说这种土丝连出口标准都达不到。

    素梅抱着英语函授教材从祠堂跑来,发梢还沾着粉笔灰。青禾你别犯倔,外贸公司说只要改用电镀缫车......她的话被云生撞翻的染料缸截断,靛蓝的汁液在青砖缝里淌成诡异的河道。

    深夜,青禾摸进被铁链锁住的桑树林。月光把推土机的齿痕照得发亮,父亲坟前的青砖裂开细缝。她忽然发疯似的刨土,指甲缝里渗出血珠,直到挖出那个装满蚕种的陶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银茧残章》简介 >《银茧残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