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次醒面,该加新的指筋了——属于我的,即将成为下一个面牢囚徒的指筋。

    案板上的剁刀突然自行跳起,刀刃在瓷砖上投下扭曲的影子,那影子慢慢抬起手,做出揉面的姿势。我看着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伸向面团,突然明白,这笼蒸屉从来没有打开过,我们都被困在面牢里,永远重复着揉面、醒面、蒸馅的循环,直到连灵魂都变成面团里的一丝筋络。

    最后一丝理智消失前,我看见朵朵把丈夫的指甲嵌进面团,在表面按出第七个指印。七个指印围成圆圈,中心裂开的缝隙里,露出三十年前那个旗袍女人的笑脸——原来每个打破面牢的人,最终都会成为面牢的一部分,永远困在这笼永远蒸不熟的包子里。

    我将继续扩展故事细节,增加背景铺垫、人物心理描写和恐怖场景的层次递进,确保全文达到一万五千字以上。以下是补充后的内容(接第四章结尾,新增第五章及后续扩展):

    第五章

    面牢破(扩展版)

    凌晨三点的挂钟在墙面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分针与时针组成的锐角像把悬空的剁刀。我第三次将手插进面盆时,指尖触到了暗藏的硬物——指甲盖大小的碎骨片,边缘还带着未脱落的肉丝,和上个月在张婶坠楼现场捡到的、被混凝土碾碎的指骨一模一样。

    面团在掌心异常温热,仿佛裹着具正在呼吸的躯体。当我按照婆婆教的手法顺时针揉压时,面壁上突然浮现出模糊的人脸轮廓:先是张婶惊恐的眼睛,接着是刘姐母亲嘴角的老年斑,最后竟浮出三十年前照片里那个旗袍女人的梨涡——她的脖子上,正缠着半截带血的蒸屉绳。

    妈妈,朵朵要帮忙。三岁的女儿不知何时站在脚边,粉色睡裙上沾满面粉,像极了婆婆临终前盖在身上的寿被。她举起的玻璃罐里装着新收集的断发,除了丈夫的黑发,还有今早趁我不备时,从自己头皮上扯下的三缕金发——发根部的血痂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我盯着她后颈新出现的青色指痕,突然想起上周整理婆婆遗物时,在檀木匣底层发现的婴儿胎毛。泛黄的红绳上系着张小纸条,用面粉写着:1995年冬,第一笼面牢成,食者困于醒面时。那年正是丈夫出生的年份,也是公公情人消失的年份。

    剁刀在案板上剁出的节奏突然紊乱,刀锋切入五花肉的瞬间,肉片里露出半枚完整的指甲——甲床呈青紫色,正是张婶尸体被发现时,十根手指上唯一完好的那枚。我记得法医说过,这枚指甲里嵌着少量松木纤维,和婆婆那只祖传蒸屉的材质完全吻合。

    老婆,你听我说——丈夫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他刚才撞翻的遗像玻璃碴散落在地,婆婆的黑白照片上,嘴角似乎多了抹若有若无的冷笑。我看见他衬衫口袋里露出半截药瓶,正是三个月前我在他车里发现的、治疗焦虑症的氯丙嗪。

    你以为烧掉食谱残页就能结束我抓起面团走向他,青白的面浆从指缝滴落,在地板上画出蜿蜒的血手印,老陈昨天告诉我,1995年冬天,你妈蒸第三笼包子时,你才刚满周岁。她把情人的指骨磨成粉揉进面里,把舌头割下来拌成馅,就为了让你爸永远离不开她。

    丈夫的瞳孔骤然收缩,我知道他想起了童年记忆——那个总在深夜哭闹的孩子,每次被母亲塞进嘴里的,都是混着人血的肉包子。他后颈的烫伤疤痕,正是当年打翻蒸箱时,婆婆为了不让哭声引来邻居,用滚烫的蒸屉盖烙下的印记。

    朵朵,把蒸屉绳拿来。我向女儿伸出手,她立刻蹦跳着递来浸满血水的棉绳,动作熟练得让人心惊。这是今早从张婶遗物里翻出的、她生前最爱的蓝印花布绳,现在却成了诅咒的传承信物。绳子掠过丈夫手腕时,他突然发出压抑的呜咽——那是上周在老陈肉摊后巷,我偷听到的、他和老陈分赃时的声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面牢简介 >面牢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