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的左手在琴键上交错,就像十七岁那年他教我弹这首曲子时一样。高音部清澈如初春的溪流,低音部深沉如暮色中的海,两个声部交织在一起,讲述着一个关于相遇、离别和永恒的故事。

    弹到最后一个和弦时,我没有按照原谱结束,而是加入了陆远舟曾经改编过的一个小转折——将主和弦变为属七和弦,让曲子停在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仿佛故事还没有结束,只是暂时告一段落。

    余音在灵堂里回荡,没有人鼓掌,只有几声压抑的啜泣。我睁开眼,看见沈清欢站在角落,手里拿着一个小木盒,眼泪无声地滑过脸颊。

    仪式结束后,大部分人都离开了。沈清欢把那个木盒递给我:他留给你的。

    盒子里是一盘磁带,标签上写着《无菌病房》完整版,还有一张字条:放给槐树听。——V

    他最后一个月录的。沈清欢解释道,那时候已经不能弹钢琴了,用的是音乐盒装置,一个音符一个音符调出来的。

    我小心地取出磁带,下面还有一叠照片——全是十七岁的我。我在茶馆擦桌子的样子,在槐树下看书的侧影,弹钢琴时微微皱眉的表情...有些角度明显是偷拍的,画质模糊但情感鲜明。

    他这些年一直带着这些我问,手指抚过照片边缘的磨损痕迹。

    沈清欢点点头:从不离身。即使在最痛苦的治疗期间,也要放在看得见的地方。她顿了顿,他说那是他的止痛药。

    雨还在下,但变成了细密的雾状。我抱着木盒走出殡仪馆,没有打伞,任由雨水打湿头发和衣服。路边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窗降下,露出一个白发老人的脸——是陆明远的同事,照片上那个戴眼镜的男人。

    林小姐,他叫住我,有时间聊几句吗

    咖啡馆里暖气开得很足,但我依然冷得发抖。老教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陆远舟托我转交的,说是研究笔记的补充。

    文件夹里是几篇医学论文和一堆手写笔记,最新的一页写着:ALS-7改良版最终配方,基于林正南医生的原始研究完成。临床验证:陆远舟(7号实验体),部分有效。

    他成功了我抬头问。

    老教授摇摇头,又点点头:延长了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没能逆转病程。他推了推眼镜,不过他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你父亲和陆远舟,他们改变了ALS治疗的未来。

    我翻开最后一页,发现背面写着一行字:给小栀: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只要你还记得弹琴,我就活着。——陆远舟

    雨停了,夕阳从云层中透出一缕金光。我告别老教授,独自走向音乐厅——我今晚还有一场演出,曲目单上赫然列着《无菌病房》完整版。

    后台化妆间里,我取出那盘磁带放进老式录音机。陆远舟的声音先传出来,比记忆中虚弱但依然清晰:小栀,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我已经变成星星了...

    背景音里有医疗设备的滴滴声,他的呼吸声很重,像是每说一个字都要用尽全力:这首《无菌病房》我重新编了曲,加入了槐花的意象。记得吗你说过F大调是蒲公英的黄,那槐花的白是什么调我用了降E大调,希望没猜错...

    音乐响起,简单的音乐盒音色却有着惊人的感染力。旋律比我写的原版更加丰富,高音部清澈如点滴瓶中的药水,低音部沉重如监护仪的心跳,中间却穿插着一段轻盈的旋律,像是槐花在风中舞蹈。

    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陆远舟躺在病床上,用最后的气力调整每一个音符,就为了给我留下一份礼物,一份能超越时间的礼物。

    演出开始前,我在钢琴上发现了一张便签:今晚的观众里有一颗星星在看着你。——S

    音乐厅座无虚席。我走到钢琴前,没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槐花下的钢琴曲简介 >槐花下的钢琴曲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