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房》的旋律如溪流般倾泻而出。这首曲子经过十年打磨,已经与我第一次弹奏时大不相同——加入了更多明亮的转调,尤其是中段那段陆远舟改编的音乐盒旋律,像是一束光穿透阴霾。
弹到高潮部分时,我突然即兴加入了《梦中的婚礼》的片段。两首曲子奇迹般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它们本就该如此。观众中传来几声惊讶的吸气,但我已经沉浸在那个由音符构建的世界里——那里有十七岁的陆远舟站在槐树下弹琴的身影,有他教我弹琴时指尖的温度,有雨夜里那个带着药香的吻。
最后一个和弦余音袅袅,我保持着手势,仿佛在等待某个不存在的声音加入。灯光渐暗,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我起身鞠躬,目光再次落在那束白色风信子上——这一次,我似乎看见花瓣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像是有人刚刚经过。
回到后台,一个陌生的包裹放在化妆台上。拆开后,我的呼吸停滞了——那是一台精致的手工音乐盒,底座上刻着给我永远的新娘。
上紧发条,熟悉的旋律响起,是《梦中的婚礼》的简化版。但放到一半时,曲调突然变成了一段我从未听过的旋律,忧伤而温柔。音乐盒底部有一个隐藏抽屉,里面是一枚男式铂金戒指,内侧刻着LYZLXZ
2010.7.21。
那是我们初吻的日期。
这是陆远舟设计的。沈清欢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今天罕见地穿了条墨绿色长裙,头发挽起,露出纤细的脖颈,他去世前一个月完成的图纸,委托瑞士的工匠制作。
我小心地捧起音乐盒,发现底部还有一行小字:当你想我时,就上紧发条。
他...我的声音哽住了,他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
沈清欢走过来,手指轻轻拂过音乐盒:从确诊那天起就在计划了。他说如果来不及给你一场婚礼,至少要给你一份聘礼。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也是他留给你的。
信封里是一张地契——茶馆后院的那块地,陆远舟在去世前一年就悄悄买了下来,产权人是我的名字。
他总说,那里有他最美好的记忆。沈清欢的声音变得柔软,对了,槐花开了吗
开了一朵。我轻声回答,在冬天。
沈清欢的眼睛亮了一下:他一定会喜欢这个消息。
演出后的庆功宴我早早离席,带着音乐盒和戒指回到了茶馆。改建后的茶馆保留了原来的格局,只是后院那架钢琴被我移到了室内,换成了一个小型玻璃温室——里面种着一株从老槐树扦插的幼苗。
我坐在温室里,上紧音乐盒的发条。旋律在密闭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幼苗的叶子随着声波微微颤动。窗外,月光照亮了那棵老槐树,十年前那根最高的枝条如今已经粗壮如臂,上面开满了白色的槐花,香气透过玻璃缝隙渗进来,与音乐交织在一起。
音乐放到那段陌生旋律时,我突然意识到什么,冲到钢琴前翻开陆远舟的作品集——在最后一页,我找到了对应的乐谱:《岁月如歌》主题曲,标注着四手联弹。
我试着用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填补和声。弹到第三小节时,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有另一双手悬在我的手之上,引导着音符流淌。我闭上眼睛,任由手指在琴键上起舞,旋律越来越流畅,像是两个人默契的对话。
弹完后,温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槐花的香气在流动。我走到那株幼苗前,发现它竟然也开了一朵小花——在这个不该开花的季节,在这个不该开花的地点。
你来了,是吗我轻声问,手指触碰那朵小花,花瓣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润。
风吹过,花朵轻轻点头。我摘下它,放在音乐盒旁边,然后取下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指,与那枚铂金婚戒并排放在一起。它们在月光下泛着不同的光泽,却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