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伞——不再是大学时那把会漏雨的二手伞,也不是便利店的一次性透明伞。伞面撑开的瞬间,巴黎的灯火在尼龙布上投下模糊的光晕。

    走过圣米歇尔喷泉时,一群日本游客正在合影。我听见导游说:这里就是《流动的盛宴》里海明威常走的路线...

    我的手机震动起来,克莱尔发来一串感叹号和香槟表情。原来《费加罗报》书评版用整个专栏讨论了我们社的日本文学系列,特别提到尚溪女士精准的注释如同在文本与读者之间架设了一座优雅的桥梁。

    雨中的巴黎像被施了魔法。我在常去的面包店停下,玻璃橱窗映出自己模糊的身影:短发利落,肩膀平直,怀里抱着牛皮纸包着的校样。这个倒影与十七岁那年坐在周家会客厅的女孩,已经隔着千山万水。

    最后一只可颂,尚。面包师傅隔着雨帘喊我。

    黄油香气在舌尖化开的瞬间,我决定明天就去莎士比亚书店买下那本精装《流动的盛宴》。不是作为纪念,而是为了扉页上那句话: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无论你年轻时在这里生活过多久,它都会伴随你一生。

    就像某些伤痕终会变成年轮里的金线,某些雨水终将渗入土壤滋养新生。我调整伞面角度,继续向公寓走去。路灯下,自己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稳,再没有任何摇摆不定的部分。

    瑞士银行的保险箱需要转动三次才能打开。周朝言的拇指在金属转盘上摩挲,密码是20170630——她的学号。

    箱内绒布上躺着枚黑色硬盘。接入笔记本后,文件夹列表精确地标注着日期与地点:2017.09.14_蓝鲸咖啡馆_41号监控位。这是他珍藏的73段监控视频中,唯一允许自己定期观看的一段。

    画面里,尚溪背对摄像头站在咖啡机前。她左右张望后,往本该是无糖的美式里抖入双倍砂糖。嘴角抿出的小梨涡在监控像素下依然清晰,像她翻译《雪国》时铅笔在徒劳的美旁画的波浪线。

    毕业典礼那天的晨雨刚停。周朝言在更衣室系领带时,摸到西装内袋里两张飞往巴黎的机票。硬质卡纸边缘硌着指腹,他对着镜子调整领结,却调整不好表情。

    天文社借来的观测设备架在礼堂侧窗。镜头里,尚溪坐在最后一排的边座,左手无意识摩挲着裙摆上的褶皱。当司仪宣布下面有请毕业生代表周朝言时,她的指尖停顿了0.3秒——这个细节被他用慢放功能确认过十七遍。

    台上,周朝言的致辞稿里原本有段关于图书馆偶遇的隐喻。阳光突然穿过穹顶玻璃,他看见尚溪低头翻看毕业纪念册的模样,最终跳过了那页讲稿。口袋里的机票被掌心汗水浸得微微发软。

    校长办公室的电脑需要虹膜认证。周朝言输入权限密码时,窗外暴雨如注。屏幕蓝光映出他下巴上新冒的胡茬,也映出学生档案系统里尚溪_毕业去向_本地出版社的字段。

    删除键亮起红光。就在他修改为巴黎高等师范的瞬间,一滴雨水从窗缝斜射进来,恰好砸在键盘的彻底删除选项上。这巧合让他想起三年前在图书馆,那本《阶级与流动》如何精准地掉落在两人之间。

    东京国际书展的拍卖会上,周朝言举牌买下《雪国》法译本的作者签名版。落槌价是起拍的三十倍,只因扉页有句作者亲笔写的Pour

    beauté

    vaine。但无论他如何比对,都找不到当年尚溪随口翻译的徒劳的美里,那种微妙的、带着铅笔屑气味的叹息。

    现在这本烫金边的《雪国》躺在瑞士保险箱最里层,压着张泛黄的图书馆借阅卡。卡片背面有尚溪用钢笔水涂鸦的小槐树——她不知道这是他在还书箱里发现的,就像她不知道他锁骨下的疤痕,其实是自己用拆信刀对抗家族时留下的。

    Q大图书馆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阶前雨简介 >阶前雨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