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笔,一支蘸着人间疾苦、饱蘸盛世繁华的笔,在勾栏的戏台上,在历史的长卷上,写下属于优伶的篇章。

    当酉时的更鼓敲响最后一声,教坊司的灯火仍未熄灭,丁仙现正在修改明日的戏本,在目连救母后加了段新唱词:金明池水清且涟,照见黎民苦与甜,戏台上悲欢离合,皆是人间万种缘。他放下笔,望向窗外——汴京的夜市已亮起千万盏灯,像散落在人间的星辰,而他知道,自己的戏,便是那星辰中最明亮的一颗,照亮盛世的阴影,也照亮人心的向背。

    戌时·夜市(20:00-22:00)

    州桥的石栏在戌时初刻被灯笼映成暖红色,王润卿的铁镬刚在松木灶上腾起油烟,羊肠在沸油里发出滋滋声响,混着花椒与八角的香气,勾住了过往行人的脚步。他腰间系着的皮质钱袋沉甸甸的,里面装着今日前三时辰赚的七百文——这是按省陌钱算的,若收足陌钱,该有一贯零二十文,但夜市上鲜少有人计较,毕竟州桥夜市的热闹,本就带着几分模糊的烟火气。

    王掌柜,来碗荔枝膏水!穿皂衣的衙役捶着腰间的佩刀,目光落在摊位角落的冰鉴上。王润卿掀开棉罩,青瓷碗里的膏水泛着莹润的琥珀色,冰块撞击的声响在暑气里格外清凉:官爷,今日用的是新到的岭南荔枝,他递过碗,指尖划过冰鉴边缘的官字刻痕——这是从太官署淘汰的旧物,经他改良后,能让冰块多存半个时辰。

    巡检司的灯笼在街角晃了晃,带队的李班头掀开皂隶的青布帘,腰间的厢吏腰牌在火光下泛着冷光:王润卿,把去年的商税官牒拿出来。王润卿擦了擦手,从摊位下层取出羊皮纸,黄绢上的开封府商税院红印清晰可见,右下角还有保人孙羊正店的落款——这是去年腊月,孙掌柜帮他作的保。

    李班头的目光落在摊位上的旋煎羊白肠锅:按《商税则例》,夜市摊需缴‘地铺钱’二十文,你这月……话未说完,忽有挑夫撞翻了旁边的油桶,滚烫的羊油泼在青石板上,引得众人惊叫。王润卿眼疾手快,扯过麻布盖在火上,火星子溅到他袖口,烧出个焦洞——这是妻子阿巧新做的青布衫,领口还绣着小小的羊头纹。

    班头,您看这生意忙的,他赔着笑,往李班头手里塞了串钱,二十文地铺钱,外加五文‘火烛费’,劳烦您多照应。李班头掂了掂钱串,发现里面混着两枚夹锡钱,脸色便沉下来:王掌柜,私铸钱可敢往我手里塞王润卿心里一惊,忙从钱袋里换了两枚铜钱:小的眼拙,定是刚才收摊时混进来的,您老海量。

    戌时三刻,人流渐密,卖炒栗子的炭炉火星四溅,唱诸宫调的盲艺人敲着檀板,词里正唱着柳永的《雨霖铃》。王润卿忽然看见桥边槐树底下,有个书生正对着他的摊位发呆,青布襕衫洗得发白,襟前别着枚国子监的银杏徽章——那是太学生的标志。

    公子可是饿了王润卿盛了碗羊杂汤,递过去时,看见书生怀里抱着卷用布裹着的书,边角露出孟子二字,今日的羊肠汤多搁了勺辣油,暖胃。书生犹豫了下,摸出枚铜钱:只有这枚当五钱,掌柜可肯收王润卿接过钱,对着灯笼细看,钱孔边缘的毛刺与嘉祐通宝的祐字写法不对——竟是枚私铸的假钱。

    公子是太学生吧他压低声音,将钱退还,这钱若用出去,怕是要被巡检司抓去打板子。书生的脸顿时通红,袖口露出半截当票:实不相瞒,盘缠早在大相国寺被扒了,如今只剩这卷《孟子》……王润卿望向他襟前的银杏徽章,忽然想起自己夭折的长子,若还活着,该也有这般大了。

    这样吧,他从钱袋里取出百文钱,用草绳穿了,公子拿这钱去住店,明日去国子监找张博士,就说州桥王掌柜让您去领份誊录的活计。书生正要推辞,王润卿已将钱塞进他手里,转身继续翻动铁镬里的羊肠,油花溅在他手背,他却浑然不觉——十年前,他也是这样帮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汴京十二时辰简介 >汴京十二时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