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昨夜审案时遗落的蚂蚁,正顺着水波打转——就像这个盛世里的万千百姓,在律法与权贵的旋涡中,等待着一个清明的决断。而他,永远是那个端坐在晨光里的决断者,用手中的笔,用心中的法,在北宋的史书上,写下包拯二字,如惠民河的基石般,稳固而不可动摇。

    卯时·市井(06:00-08:00)

    孙羊正店的木门在卯时初刻吱呀推开,晨雾裹着槐花香涌进堂内,门框上悬着的羊羔酒三角酒旗在风里晃出细碎声响。孙羊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掌,盯着灶台上咕嘟冒泡的酒瓮,瓮口飘着的酒醅残渣让他眉心微蹙——这是今春第三缸没酿成的羊羔酒,酒糟里泛着若有若无的酸气,像极了上个月西夏商队抱怨的酒味寡淡。

    掌柜的,按旧法该用隔年雪水。酒匠老周握着枣木搅拌棍,袖口还沾着去年酿的桃花酒渍,您偏要试什么‘温窑发酵’,这眼看着上巳节……话未说完,孙羊已掀开土陶封坛,用竹勺舀了半勺酒浆尝味,舌尖掠过一丝涩意,让他想起三年前在赵州喝过的劣质酒。去年腊月那场雪,你偷换了三成井水。他将酒勺往瓮沿一磕,铜勺与陶瓮相击的脆响惊飞了梁上的麻雀,汴京井水含碱,雪水须得兑三成黄河活水,这道理你当我不懂

    老周的脸涨得通红,搅拌棍在瓮里搅出漩涡:黄河水浊,得静置七日方能用,如今温窑升温快,酒糟翻泡不均……孙羊抬手止住他,目光落在灶台边新砌的青砖——这是他照着苏州酒肆学来的地炉温窖,炉中炭火隔着陶土烘炙酒瓮,能让发酵期缩短两成。去把东厢房那坛‘瑞露酒’搬来,他解下腰间牛皮钱袋,里面装着去年秋祭时埋下的酒样,按我的法子,三蒸三酿后用荷花瓣封坛,酒色如琥珀,味带清甜。

    正争执间,前堂传来马蹄声,八匹驮着毡袋的骆驼停在店前,驼铃声混着早市的铜锣响成一片。孙羊整了整月白夹绢衫,外罩青缎背心,腰间绦带系着五枚不同形制的铜钱——这是走南闯北的商客习惯,方便随时兑换散钱。为首的西夏商人拓跋元昊身着圆领紧袖胡服,腰间蹀躞带上挂着鎏金银酒壶,一进店门便拱手作揖,袖口的狼头刺绣在晨光里泛着微光:孙掌柜,我等赶了三十里路,就为讨您一坛‘羊羔琥珀’。

    拓跋郎君来得巧,孙羊指着墙上悬挂的正店官牒,牒文上的开封府商税院红印清晰可见,今晨刚开新坛,只是这

    payment……他故意用了西夏人熟悉的波斯语词汇,目光落在对方手中的皮质钱袋。拓跋元昊大笑,掏出五张桑皮纸叠的交子:在益州换的官交子,每贯比铜钱轻十斤,孙掌柜不会信不过益州交子务的朱砂印吧

    孙羊接过交子,对着晨光细看左下角的暗纹——确实是益州官交子特有的川峡四路地图,印泥用的是嘉州朱砂,色正而不洇。但他知道,汴京商户多收铜钱,交子兑换常需贴水,尤其是西夏商队携带的交子,往往被钱庄压低一成汇率。按昨日市价,他取出算盘,枣木珠子在掌心滚得飞快,一贯交子抵九百文铜钱,您这五贯,可换四贯五百文足陌钱。

    拓跋元昊的笑意淡了些,手按在腰间的银酒壶上:在长安,一贯交子能当千文使。孙羊早料到有此争执,从柜台下层取出一本《商税则例》,翻到货币兑换篇:去岁汴京钱荒,官府定例‘省陌钱七百七十文当一贯’,交子属信用钱,每贯须扣一成‘脚钱’。他又指着柜台内侧的公平交易木牌,牌角刻着保人王三郎的落款——这是请开封府牙人作保的凭证,若郎君嫌亏,可去对街钱庄换铜钱,只是往返费时……

    西夏商人的目光扫过堂内食客:穿皂衣的衙役正在啃羊肉馒头,戴襕衫的举子对着乳炊羊咽口水,更有挑夫模样的人盯着旋煎羊白肠的热锅。罢了,拓跋元昊拍板,四贯五百文,另加两坛‘瑞露酒’,我要带回兴庆府给国师尝。孙羊暗自点头,这单生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汴京十二时辰简介 >汴京十二时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