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官办织造局秘密安装这种机器,并选派可靠工匠学习操作和维护技术。
改革就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虽然缓慢,却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然而,我深知最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当这些变革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将与旧制度发生剧烈冲突。
而我,必须为那场决战做好准备。
乾隆三十五年冬,紫禁城被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笼罩。我站在养心殿窗前,望着鹅毛大雪中模糊的宫墙轮廓,手中紧握着广州来的密折。
李侍尧报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出现在珠江口,以贸易纠纷为借口,炮击了虎门炮台。
我们的新式战舰虽然击退了英舰,但损失惨重——三艘战舰沉没,两艘重伤。更令人忧心的是,英舰的火力远超预计,他们似乎已经装备了最新式的舰炮。
皇上,军机大臣们到了。李玉轻声禀报。
我收起密折,转身面对鱼贯而入的大臣们。傅恒去年病逝后,军机处由阿桂领班,和珅的权势更大了。
这些年来,他表面恭顺,暗地里却在不断培植党羽,如今朝中大半官员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诸位爱卿,广州急报。我开门见山,英吉利军舰犯我海疆,虽已击退,但我水师损失惨重。
我将战况简要说明,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大多数大臣的第一反应不是忧心海防,而是愤怒于蛮夷的胆大妄为。
皇上,此等猖狂之举,必须严惩!一位翰林学士激动地说,当断绝与英吉利一切贸易,驱逐其在华商人!
臣附议!几位大臣齐声响应,蛮夷不识天朝威严,当予以惩戒!
我冷眼看着这群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的官僚,心中一片冰凉。
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不是一次偶然的冲突,而是两个世界体系的碰撞——一个正在冉冉上升,一个却已日薄西山。
诸位爱卿,我强压怒气,英舰火炮射程是我军两倍,精度更胜一筹。
若非李侍尧这些年秘密建造的新式战舰,虎门恐怕已经失守。你们觉得,仅靠断绝贸易就能解决问题吗
殿内一时寂静。和珅眼珠转了转,出列奏道:皇上明鉴。奴才以为,此战虽胜,却暴露我朝仿效西洋军备之弊端。
若专心巩固海防、训练水师,何至于让蛮夷舰船逼近虎门
我眯起眼睛。和珅这话看似公允,实则将责任推给了李侍尧的海军改革。
更阴险的是,他暗示学习西洋技术反而削弱了国防。
和爱卿此言差矣。我直接反驳,若非这些年学习西洋造船技术,我军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当务之急是加快海军建设,而非因噎废食!
皇上圣明。阿桂出来打圆场,老臣以为,可加强沿海防务,同时责令广东官员谨慎处理与洋人纠纷,避免事态扩大。
这场议事最终以妥协告终:增派八旗兵驻防广州,但不公开谴责英国,以免事态升级;
继续海军建设,但规模有所缩减。我知道,这已经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退朝后,我留下几位心腹大臣密议。
皇上,和珅一党近来动作频频。刘墉低声道,他们正在搜集李侍尧擅开边衅的证据,准备上奏弹劾。
纪晓岚也面露忧色:更麻烦的是,太后近日又对西学颇有微词。听说和珅经常去慈宁宫请安,不知进了什么谗言。
我握紧拳头。李侍尧是我在地方上最重要的改革支持者,若他倒台,整个海军改革将前功尽弃。
传密旨给李侍尧,让他最近行事谨慎,勿授人以柄。
我沉思片刻,另外,通知谭嗣同,将机械局的重要图纸和样品秘密转移。
正商议间,李玉慌慌张张闯进来:皇上!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