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争的屈辱,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皇帝今日的气色,哀家怎么看着不佳,可是朝政太劳累了太后关切地问。
儿臣无事,只是思虑国事,夜不能寐。我小心回答。
太后挥手示意其他人退下,等殿内只剩下我们母子二人时,她突然严肃起来:听说皇帝今日召见了军机大臣,商议引进西洋之物
消息传得真快!我暗自警惕,脸上却不动声色:儿臣只是觉得西洋火器确有可取之处,想稍加借鉴。
糊涂!太后拍案而起,我大清以骑射得天下,岂能舍本逐末那些西洋奇技淫巧,最易乱人心智。先帝爷就曾禁教驱洋,难道皇帝忘了
我深吸一口气,知道正面冲突只会适得其反:
母后教训的是。儿臣只是虑及边疆不宁,想增强军备而已。若母后不喜,儿臣自当慎重。
太后神色稍霁:皇帝能明白就好。哀家老了,只盼着大清江山永固,子孙安康。那些洋人的东西,沾染不得。
我唯唯诺诺地应着,心中却已下定决心:改革势在必行,但必须更加谨慎,甚至需要一些策略来瞒天过海。
接下来的午膳在看似融洽的气氛中结束。回到养心殿,我立即召来心腹太监李玉。
李玉,你在宫中多年,可认识可靠的西洋传教士
李玉吓了一跳,左右看看无人,才小声道:回皇上,京城确有几名西洋传教士,但因先帝禁令,都不敢公开活动。
朕要见他们,秘密安排。我递给他一块玉佩作为信物,记住,此事若泄露半分,提头来见。
李玉战战兢兢地退下后,我又命人取来全国地图和各省奏折,开始规划改革步骤。
作为现代人,我深知工业化的重要性,但在这个农业社会贸然推行工业革命显然不现实。必须先从军事、教育入手,逐步推进。
次日一早,我按计划前往京郊视察火器营。当我看到那些落后的火绳枪和生锈的红衣大炮时,心沉到了谷底。
这样的装备,如何抵挡几十年后英国的坚船利炮
这就是我大清最精锐的火器我厉声质问。
火器营统领跪地发抖:回皇上,这些已是最好装备。因军费不足,多年未曾更新……
军费不足我冷笑,每年拨给兵部的银子都去哪了
一旁的兵部尚书额头上渗出冷汗。我知道清朝军队腐败严重,吃空饷、克扣军费是常态,但现在还不是清算的时候。
传旨:第一,从即日起,火器营军费由朕的内帑直接拨付,不经兵部;第二,选派工匠前往澳门,学习西洋铸炮技术;第三,招募民间能工巧匠,研制新式火器。
在场官员面面相觑,但无人敢反对皇命。
回宫路上,我特意绕道经过京城的商业区。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看似繁华,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商品种类单一,工艺水平停滞不前。
更让我注意的是,几乎看不到任何西洋商品,连玻璃镜子都少见。
和珅,我突然开口,朕记得广东海关每年有不少西洋货物进口,为何京城少见
轿子旁骑马跟随的和珅连忙回答:回皇上,那些洋货价格昂贵,且百姓不喜,故商贩不愿贩运。
我心中冷笑,知道实情是广州十三行垄断了对外贸易,普通商人根本无法参与。
而且进口的西洋货大多被权贵收藏,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
传旨给两广总督,今后允许民间商人有限度地与洋商贸易,特别是书籍、仪器等物。
和珅面露难色:皇上,这恐怕有违祖制……
朕自有分寸。我打断他,另外,朕要派一个使团出访欧罗巴,你着手准备。
和珅大惊失色:皇上!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