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养心殿,脸色阴沉得可怕。
皇帝,你可知罪她一进门就厉声质问。
我心中一惊,但面上保持镇定:儿臣不知母后何意
还敢装糊涂!太后拍案怒喝,你秘密召见洋人,还要派人出洋,是不是要把这大清的江山都给败光了
我暗叫不好,消息竟然泄露到了太后耳中。看来宫中和珅的眼线不少。
母后息怒。我跪下解释,儿臣所为,皆是为巩固我大清江山。
如今西洋各国日渐强盛,我朝若不取长补短,恐将来受制于人。
荒谬!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我大清物华天宝,用得着学那些蛮夷你父皇若在世,定不饶你!
我深知此刻退让只会让保守派更加猖狂,于是抬起头,直视太后:母后,儿臣既为天子,自当以江山社稷为重。若因循守旧导致将来国势衰微,儿臣才是真正的罪人!
太后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强硬,一时语塞。半晌,她才颓然坐下:皇帝长大了,哀家管不了了。但你要记住,若因此引起朝野动荡,哀家绝不轻饶!
太后愤然离去后,我长舒一口气。这场冲突迟早要来,但比预想的更早。我知道太后不会就此罢休,她一定会联合朝中保守派向我施压。
果然,次日早朝,以和珅为首的一批大臣联名上奏,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请求停止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举措。更令我震惊的是,他们竟然得到了几位亲王的支持。
朝堂之上,我孤立无援。纪晓岚、刘墉等人虽然有心支持,但在如此强大的反对声浪前也不敢发声。
面对群臣的逼宫,我知道此刻强硬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于是故作沉思后,我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忠心可嘉。既然如此,出使欧罗巴之事暂缓。但译馆和火器营革新乃军国大事,不可废止。
这是我精心设计的让步——放弃最引人注目的出使计划,保住更基础的人才培养和军事改革。
和珅等人见主要目的达到,也不好再逼迫过甚,只得接受这个折中方案。
退朝后,我秘密召见了几位年轻将领,他们都是曾在边疆立过战功的少壮派。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确认军队中对装备落后的不满情绪确实存在,这将成为我未来军事改革的重要支持力量。
同时,我通过李玉建立了一套秘密通信系统,绕过常规的朝廷渠道,直接与地方上的开明官员联系。
广东巡抚李侍尧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奏折中多次提到西洋船舶之精良,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传密旨给李侍尧,我吩咐李玉,让他秘密招募西洋工匠,在广州设立造船厂,仿制西洋战舰。所有费用从海关收入中支取,不必上报户部。
这是一步险棋,但势在必行。我知道,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无法抵御未来的外敌入侵。
一个月后,纪晓岚带来了好消息:首批翻译的西洋数学和军事著作已经完成,虽然粗糙,但总算有了开始。
更让我欣慰的是,那二十名学习西洋语言的八旗子弟进步神速,已经能够简单的拉丁文书籍。
皇上,这是臣从西洋书籍中摘抄的关于蒸汽机的描述。纪晓岚献上一本手抄本,据说此物能以水火之力推动机械,不用人力畜力。
我如获至宝,这正正是工业革命的关键发明!
立即召集能工巧匠,着手研制。先在御用工厂秘密进行,成功后逐步推广。
就在改革艰难推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边疆危机给了我加速军事改革的借口。准噶尔残部在西北边境挑起事端,当地驻军应对不力,导致数座城池失守。
朝堂上,我借机大发雷霆:这就是我大清的军队连区区残匪都抵挡不住!兵部该当何罪
兵部尚书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