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殿,李玉就来报:
皇上,奴才找到一名年轻工匠,姓谭名嗣同,在内务府造办处当差,精通钟表机械,曾私下研究过西洋自鸣钟的构造。
带他来见朕。
不一会儿,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被带了进来。
他身材瘦削,面容清秀,眼中透着机灵,跪下行礼时动作略显僵硬,显然不常面圣。
谭嗣同,朕听说你精通机械
回皇上,年轻人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奴才只是爱好钻研,谈不上精通……
抬起头来。我命令道,告诉朕,西洋钟表与我朝钟表有何不同
谭嗣同眼睛一亮,紧张感顿时消失:回皇上,西洋钟表以发条为动力,齿轮传动精妙,误差极小;
我朝钟表多用水力或重力,体积庞大且不准。奴才曾拆解过一座西洋自鸣钟,发现其擒纵机构尤为精巧……
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解,我心中暗喜,这正是我要找的人才——有好奇心,有动手能力,不拘泥于传统。
朕给你一个任务。我打断他的技术讲解,从今日起,你负责组建一个机械作坊,仿制西洋最新机械。所需银两、人手,直接向朕申请。
谭嗣同惊得张大嘴巴,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皇……皇上,奴才恐怕难当此重任……
朕说你能,你就能。我递给他一本费若瑟提供的蒸汽机草图,先从研究这个开始。
谭嗣同接过草图,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手指不自觉地沿着图纸上的线条描摹,完全忘记了君臣礼仪。
李玉正要呵斥,我摆手制止。这种专注和痴迷,正是科技发展最需要的品质。
一个月后,京师同文馆在西苑僻静处悄然成立。为掩人耳目,门口挂着御用书画装裱处的牌子。
纪晓岚从八旗子弟和官宦世家中精心挑选了百名学生,其中就包括那个拉丁文出色的富察·明瑞。
我换上便装,在李玉陪同下秘密视察同文馆。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跟随费若瑟学习拉丁文基础;
另一间屋子中,安德烈用蹩脚的汉语讲解几何原理。最让我欣慰的是,学生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热情,而非科举士子那种功名利禄的欲望。
皇上,纪晓岚低声汇报,五名赴欧学生已选定,正在加紧学习基本交流用语。葡萄牙商船下月初抵达广州,届时他们将以随从身份登船。
很好。我满意地点头,告诉他们,朕不要他们考取什么功名,只要学会造船、造炮、机械制造等实用技术。五年后,朕期待他们带回改变大清的学问。
就在同文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时,危机再次降临。那日我正在批阅奏折,突然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急匆匆赶来:皇上,太后娘娘突发晕厥,太医说……说情况不妙!
我心头一紧,立刻摆驾慈宁宫。太后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几位太医围在床边低声商议。见我进来,众人慌忙跪拜。
太后如何我急问。
为首的太医颤声回答:回皇上,太后乃急火攻心所致……暂无性命之忧,但需静养……
我挥手让所有人退下,独自坐在太后榻前。太后缓缓睁开眼,目光中的愤怒让我心惊。
皇帝……你……好大的胆子……她气若游丝,却仍强撑着说话,竟敢……瞒着哀家……派学生出洋……设立同文馆……
我心中大惊——如此机密之事,太后如何知晓必定是有人告密!
母后息怒,保重身体要紧。我试图安抚。
太后却挣扎着坐起来:哀家还没死!你就如此……离经叛道……大清列祖列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渗出一丝鲜血。我连忙唤太医进来,却被太后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