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它。

    今天来画张全家福吧。小满笑着对坐在轮椅上的张奶奶说。老人盯着石板上刚勾勒出的孩童轮廓,忽然伸手抓住小满的手腕,力道大得让她想起爷爷发病那天。小冬......老人的指甲掐进小满的皮肤,却在看见糖浆凝成的红领巾时骤然松开,泪水大颗大颗砸在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涟漪。

    助理小夏举着平板记录:张奶奶攥着糖画笔说了‘入队’两个字。小满点点头,用竹片笔在红领巾上添了道金光——那是张奶奶作为第一批少先队员的记忆。当车载扫描仪捕捉到老人眼瞳的高光变化时,诊疗车顶部的凤凰灯突然变换颜色,从琥珀黄转为朱砂红,那是系统判定记忆触点激活的信号。

    这场流动诊疗起源于半年前的雨夜。当时小满在急诊室看见位老人攥着护士的手喊糖画,病历本上写着陈守业,和爷爷同名。她连夜熬制了老人记忆里的荷花糖画,当糖浆触到石板的瞬间,老人竟清晰地说出:巷口老唐家的闺女,该嫁人了。那一刻,小满忽然明白爷爷刻在铜勺上的守业二字,不仅是名字,更是对技艺传承的执念。

    诊疗车停在市立医院时,小满遇见了穿白大褂的林医生。对方摘下口罩时,她看见他左眼角的痣——和爷爷账本里夹着的老照片上,那个叫林守诚的知青一模一样。我母亲总说,有个糖画师傅救过她的命。林医生翻开泛黄的日记本,1978年的字迹里渗着糖渍,‘守业哥把最后一块糖画塞给我,让我快跑,红卫兵的棍棒落在他背上时,糖浆还在我兜里化着。’

    小满的手剧烈颤抖。她从未听过这段往事,爷爷的旧相册里,1978年的照片都缺了角。车载铜锅突然发出蜂鸣——温度传感器显示,糖浆竟在常温下泛起了小泡。她颤抖着舀起一勺,在石板上画出记忆中的场景:穿白衬衫的少年护着扎麻花辫的女孩,身后是打翻的糖画担子,糖浆在青石板上蜿蜒成血滴的形状。

    原来您就是小芸。林医生红了眼眶。小满这才想起,爷爷发病后总把她认成小芸,而那个被他藏在记忆深处的名字,从来不是妹妹,而是用糖画守护过的初恋。诊疗车外忽然下起太阳雨,彩虹的一端落在车顶的凤凰灯上,糖浆在石板上凝成双面图案:一面是年轻的爷爷笑着递出糖画,一面是林医生母亲戴着老花镜,在糖画摊前抹眼泪。

    未完成的双面凤凰(2030)

    春分那天,诊疗车开进了川渝山区。小满握着爷爷的旧账本,指尖抚过最后一页潦草的字迹:回故乡,刻双面凤凰模。GPS导航显示,前方那个云雾缭绕的村落,正是爷爷挑着糖画担子走出的地方。

    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位编竹筐的老人。他抬头时,小满看见他耳后月牙形的伤疤——和爷爷后颈的一模一样。守业哥终究没回来。老人颤抖着摸向小满腰间的铜勺,那是爷爷临走前打的最后一件工具,我们说好了,做出能照见前世今生的双面糖画,就去申请非遗。

    在老人的指引下,小满找到了爷爷藏在崖洞里的木箱。受潮的宣纸上,画着正反对称的凤凰设计图,凤尾交织成DNA双螺旋,凤眼处标着记忆芯片的字样。箱底压着张泛黄的电报:守业,我已嫁人,勿念。邮戳日期是1980年,正是爷爷离开家乡的那年。

    当晚,小满在祠堂前支起糖画摊。山风裹着油菜花的香气,铜锅里的糖浆映着漫天星斗。她按照设计图熬制了特殊的麦芽糊精,当双面石板合上时,传感器突然发出蜂鸣——石板夹层里的老松木,竟和爷爷藏在糖画工具里的木屑DNA匹配。

    快看!打着火把的村民们惊呼。双面凤凰展开的瞬间,正面的羽毛上浮现出爷爷在小城糖画巷的种种片段,背面却映出1978年那个雨夜:扎麻花辫的女孩把红卫兵引向相反的山路,爷爷躲在草垛里,怀里紧抱着刻了一半的凤凰模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糖画巷里的光简介 >糖画巷里的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