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锁孔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与记忆中那个暴雨夜的吉他泛音,终于合上了拍。
2
第二章:录音室里的心动
三天后,江疏临站在一栋老旧居民楼前,仰头望着斑驳的墙面。九月的阳光被楼体切割成菱形碎片,在墙面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
那些阴影恰好落在他昨夜新写的歌词手稿上,像极了吉他六弦谱上的延音线。墙皮剥落处露出底下暗红色的砖块,如同老人皲裂的伤口,缝隙里竟长出几株苔藓,嫩绿色的芽尖倔强地朝着阳光生长。梧桐树叶簌簌落在肩头,他盯着顶楼那扇生满铁锈的窗户,窗格间耷拉着褪色的窗帘,随风轻轻晃动,想起谢璟行在名片背面潦草写下的地址
——云杉路
37
号,六楼,字迹力透纸背,最后那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像极了他琴箱底部的凹痕。
他伸手摸向裤袋,指尖触到
U
盘冰凉的外壳,那是前天夜里他反复聆听的短片配乐小样。金属表面残留着体温,边缘处被他摩挲得微微发烫,刻着的
Take
5
字样泛起温润的光泽,让他想起母亲纳鞋底时磨亮的顶针。Take
5,是爵士乐里经典的节奏停顿,此刻却像是命运给予他的一次喘息机会。他轻轻抽出
U
盘,在阳光下转动,看着光影在刻痕间流转,忽然想起谢璟行说过的话:运气这东西,有时候也会自己找上门。
而这个
U
盘,或许就是运气叩响的门环。
他伸手拂去肩头的落叶,指尖触到布料上的雨渍
——
那是暴雨夜留下的痕迹,如今已洗得发白,却在阳光下显露出隐约的琴谱形状,仿佛命运的隐喻。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雨夜的狼狈、吉他的破损、谢璟行突然的出现,都成了此刻站在这里的铺垫。他握紧
U
盘,将它重新放回裤袋,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楼道。
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混合着腐朽木头与陈年灰尘的气息,像把旧钥匙插入时光的锁孔。墙皮剥落处露出泛黄的报纸,1998
年的头条新闻在岁月里蜷曲成标本:华语电影新浪潮
的标题下,是年轻导演举着胶片摄影机的黑白照片,那人袖口露出的腕骨疤痕,竟与谢璟行的如出一辙。江疏临不禁驻足,仔细端详那张照片,想象着当年的辉煌,也猜测着谢璟行与这位导演的渊源。
他踩着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向上,每一步都伴随着木板的呻吟,仿佛在倾听整栋楼的呼吸。鞋底蹭过台阶边缘的积灰,惊起几只蟑螂仓皇逃窜,却在转角处遇见一盆垂死的绿萝
——
藤蔓从开裂的花盆里挤出,沿着扶手蜿蜒向上,叶片上布满褐色斑点,却仍有新叶在顶端萌发。这盆绿萝让他心头一动,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困境中挣扎,却从未放弃生长。
中途经过四楼时,他听见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和女人烦躁的呵斥声:再哭就把你扔出去!
紧接着是瓷器碎裂的脆响。江疏临猛地攥紧楼梯扶手,掌心的汗渍渗进木纹,想起三年前在出租屋写歌时,楼下夫妻吵架摔盘子的声音,曾被他采样进《雨夜即兴》的间奏里。生活的琐碎与无奈透过薄薄的门板扑面而来,却也让他莫名心安
——
这人间烟火气,何尝不是创作的养分
或许,真实的生活,才能孕育出打动人心的音乐。
他喃喃自语,声音在楼道里回荡。
顶楼的铁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暖黄的灯光,夹杂着若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