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春梅的视线模糊了。她想起那年冬天,自己发烧到说胡话,母亲把最后半块红糖藏在怀里暖化,一滴一滴喂进她嘴里。

    打点热水来。春梅脱下湿外套,我给娘擦擦身子。

    赵秀兰的皮肤松弛得像蜕下的蛇皮,肋骨一根根凸出来,腰间的淤青还没消——是红梅推她摔的。春梅拧干毛巾,轻轻擦拭那些皱纹和老年斑。擦到后背时,她摸到几条凸起的疤痕,手感熟悉得让她心惊。那是鞭伤,和她自己背上的一模一样。

    姥姥打的。秋菊端着药碗进来,说娘当初也不肯换亲。

    春梅的手顿了顿。水盆里她的倒影晃动着,忽然变成了年轻时的赵秀兰,又变成了更久远的一个陌生女人。一代又一代,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伤痕。

    夜里,春梅睡在柴房的小板凳上。赵秀兰的呼吸声像漏气的风箱,时不时突然停止几秒,又猛地续上。月光从瓦缝漏进来,在地上画出一个个惨白的光斑。

    春...梅...赵秀兰突然说话了,口齿不清但能听懂,...跑...跑得好...

    春梅假装睡着了。老太太的手摸索着伸过来,颤抖的指尖碰了碰她脸上的疤——那是李铁柱用烟袋锅烫的。温热的液体滴在她脸颊上,不知是母亲的泪还是自己的。

    第二天一早,建国来了。他站在柴房门口不肯进去,鞋上的泥巴蹭在秋菊刚擦干净的门槛上。

    梅子回来了他眼神飘忽,正好...我地里忙...

    春梅看着他发福的肚腩和崭新的胶鞋,突然觉得陌生。这是那个为她挡鞭子的哥哥吗是那个省下鸡蛋给她的建国吗

    忙你的去。春梅转身进屋,娘有我们。

    建国如蒙大赦,转身就走。院里的老黄狗冲他背影汪汪叫,被红梅一脚踢开:死狗!连自家人都不认!

    赵秀兰的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喝碗粥,说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坏的时候整日昏睡,尿湿了被褥也不知道。春梅和秋菊轮流照顾,刘永福每天下工回来都会带点新鲜东西——一把野芹菜,两条小鱼,或者几颗鸟蛋。

    四月初八那天,赵秀兰突然清醒了。她盯着周春梅看了好久,右眼亮得惊人:...悔...娘悔...

    春梅正在缝补衣服,针尖扎进了手指。血珠冒出来,红得刺眼。

    秋菊...过得好不老太太突然问。

    春梅抬头看向窗外。秋菊正在菜园里摘豆角,刘永福抱着孩子在一旁帮忙。矮小的丈夫踮起脚给妻子擦汗,阳光给他们镀了层金边。

    好。春梅简短地回答。

    赵秀兰的嘴角抽了抽,像是想笑:...矮...矮子好...不打人...

    一阵风突然吹开窗户,煤油灯剧烈摇晃起来。春梅赶紧去关窗,回头时看见母亲眼里含着泪,正贪婪地盯着她看,好像要把她的样子刻进灵魂里。

    谷雨那天,赵秀兰不行了。她喘得像破风箱,喉咙里发出可怕的咯咯声。春梅和秋菊跪在两侧,一人握着一只枯手。那手突然有了惊人的力气,攥得她们生疼。

    娘...秋菊哭成了泪人。

    赵秀兰的右眼转了转,依次看过两个女儿。她的嘴唇蠕动着,春梅俯身去听。

    ...对...不起...

    那只手突然松开了。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赵秀兰安详的脸。煤油灯晃了晃,熄灭了。

    雨下了整整三天。葬礼很简单,建国披麻戴孝走在最前面,但大小事都是刘永福张罗的。村里来的人不多,几个老太太围着棺材啧啧称奇:

    赵秀兰命好啊,两个闺女这么孝顺。

    养儿防老屁!还是闺女顶用!

    听说大闺女在县城上班呢,特意请假回来的...

    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石沟村换亲简介 >石沟村换亲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