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隔夜的香。

    回家路上,乐乐捧着账本算得满头大汗:鱼15元,西红柿3元,黄瓜2元,刚好20元!他突然停下脚步:爸爸,为什么卖菜的爷爷要凌晨起床张磊指着远处收摊的老人:因为早市的菜新鲜,能卖好价钱,这就是供需关系——大家都想买新鲜菜,所以爷爷要早起抢商机。乐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此再也不抱怨早起上学了,还把菜市场的故事画成了漫画,标题是《凌晨四点的鱼摊经济学》。

    第七章:游戏充值与劳动兑换——八岁少年的价值认知重建

    乐乐第一次在游戏里充值时,才上三年级。张磊查手机账单时吓了一跳——100元的游戏币充值记录。面对爸爸的质问,乐乐梗着脖子:同学都买皮肤,我不买就打不过!张磊没发火,而是默默卸载了游戏,拿出一张劳动兑换表:从今天起,你想玩游戏可以,但要先用劳动换时间——洗碗10分钟=游戏5分钟。

    这个办法意外有效。乐乐想玩半小时游戏,得先擦完全家的桌子。某天他累得瘫在沙发上:爸爸,原来玩游戏这么贵!张磊递过水杯:这叫机会成本,你玩游戏的时间,本可以用来看书或者打球。从此乐乐玩游戏前都会算算账:玩一小时等于擦三次桌子,值不值

    更绝的是虚拟劳动市场。张磊在家庭群里发起任务竞拍:妈妈的毛衣织错了需要拆,标价5元;爸爸的书房需要整理,标价10元;甚至妹妹的玩具需要分类,也标了3元。乐乐为了赚游戏充值钱,成了家务竞标王,有次为了抢到整理衣柜的大单,居然主动给妈妈捶背拉票。爸爸,我发现复杂的活赚钱多!他数着赚来的磊磊币感叹,张磊趁机引导:所以要好好学习,掌握难的本领,以后才能赚更多真钱。

    第八章:三罐系统升级与理财日记——九岁孩子的财商体系搭建

    乐乐上四年级时,张磊升级了三罐系统——在花存捐之外加了个梦想罐。你想买贵重物品,先在梦想罐存60%,剩下的我们投资,但三个月存不够就撤资。这个规则让乐乐学会了长期规划,他想买最新款平板电脑时,每天盯着梦想罐算利息,有次甚至把爷爷给的压岁钱偷偷塞了进去。

    他的理财日记也升级了——从画图画变成写短句。今天帮妈妈洗碗赚2元,存梦想罐1元,捐流浪猫1元。某天日记里写着:看到同学买了新自行车,很羡慕,但梦想罐还差30元,加油!张磊看到后,在日记后面批注:欲望就像自行车轮,需要储蓄的链条才能带动。

    最有成就感的是梦想实现日。乐乐攒够了平板电脑的钱,张磊兑现承诺投资了剩余部分。拿到平板时,乐乐没有立刻玩游戏,而是先下载了记账APP。爸爸,我要记清楚这台电脑花了多少劳动,他认真地说,以后我要用它学做PPT,赚更多钱!张磊看着儿子的小大人模样,突然觉得梦想罐里存的不只是钱,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力。

    第九章:校园二手市场与定价策略——十岁学生的商业启蒙实践

    乐乐学校举办跳蚤市场时,他激动得半夜睡不着。张磊帮他整理出一堆旧玩具和书,教他制定价格策略:热门的奥特曼卡片可以贵点,旧绘本要便宜,破损的玩具得打折。乐乐似懂非懂地点头,第二天在摊位前挂了个手写招牌:买一送一,送乐乐独家笑话!

    生意出乎意料地好。乐乐用买卡片送笑话的套餐吸引了大批顾客,甚至有同学为了听他讲笑话,特意买了不需要的玩具。爸爸,我发现幽默也能卖钱!他数着赚来的零钱兴奋地喊。张磊点头:这叫附加价值,就像你给商品加了个有趣的包装。

    但也遇到了挫折。有个同学用假钞买走了乐乐的限量版卡片,他回家后气得直哭。张磊没有指责,而是带他去银行换了些不同面值的真钞:以后收钱时要看看水印,就像你检查卡片真伪一样。从此乐乐成了班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奶嘴到18岁的财商养成游戏简介 >从奶嘴到18岁的财商养成游戏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