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舞蹈老师陆明正隔着窗户给多肉浇水,叶片上的水珠在台灯下闪着微光,像是藏在疲惫生活里的一点温柔。
科学课成了她和王志宇之间的秘密约定。每天清晨,男孩总会把铁皮盒轻轻放在讲台上,有时是几枚带着锈迹的铁钉,有时是裹着露水的苔藓标本。老师,这个能做显微镜切片!
王志宇夹着乡音的普通话清亮中带着兴奋,我在运河边的老墙根下找到的。
林晚秋抚摸着标本上湿润的绒毛,想起秦岭岩壁上倔强生长的苔藓
——
同样在夹缝中求生,同样绿得热烈而坚韧。
夏日午后的阳光将教室烘烤得闷热黏腻,林晚秋握着磁铁教具的指尖沁出汗珠,正准备演示电磁铁原理。后排突然响起尖锐的童声:老师,王志宇偷实验器具!
粉笔在半空凝滞,蝉鸣顺着大开的窗灌进来,与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在死寂中相撞。王志宇猛地蜷缩进椅背,指节攥着的金属零件硌得掌心发白,边缘深深陷进皮肉里。
啪嗒——
粉笔在黑板上碎裂成两截,雪白的粉尘簌簌落在教案本上,盖住了林晚秋连夜标注的实验安全细则。她耳边炸开陈素琴昨日的低语:器材室微型电动机和导线又少了,监控盲区......
五十双眼睛像聚光灯灼烧着脊背,太阳穴突突跳动间,她瞥见王志宇校服袖口露出的补丁,针脚歪歪扭扭,像是自己胡乱缝的。
这是老师特意安排的。
林晚秋强迫自己弯起嘴角,声音却像绷紧的琴弦,下周科技节‘自制小马达’比赛,我拜托王志宇帮大家清点备用零件。
转身时粉笔在黑板打滑,未擦净的磁感线与新画的电动机剖面图重叠成迷宫。她故意提高声调讲解能量转化,余光看见少年紧绷的肩膀渐渐松懈,金属零件在斜射的阳光里流转出细碎光芒,少年泛红的耳尖下,藏着一闪而过的惊愕与滚烫的感激。
深夜的办公室成了林晚秋的避风港。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教案本上投下整齐的条纹。她揉着肿胀的膝盖,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
是母亲发来的照片。秦岭漫山遍野的野艾开着白花,父亲背着半人高的竹篓站在山路上,身影显得格外渺小却坚毅。给你晒了新艾绒,等放假带过来。
语音里夹杂着呼啸的山风,却让她眼眶发烫。
陆明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寂静。他抱着作业本推门而入,扬州话里带着少见的认真:小林,我看你最近总跛着脚。
说着从抽屉里摸出个玻璃瓶,我妈腌的艾草酒,擦一擦能消肿。
玻璃瓶上贴着歪歪扭扭的标签,日期是去年重阳节。林晚秋接过药酒时,瞥见他办公桌上的考研资料。《教育学原理》扉页上,红笔写下的
2022.9.15——
正是她入职的日子。两人对视一眼,又默契地移开目光。窗外,运河上传来货船悠长的汽笛声,像极了他们藏在心底的叹息。
随着课间操比赛临近,训练愈发严苛。领操员将音乐调到最大音量,震耳欲聋的鼓点让林晚秋耳膜生疼。她数着节拍旋转,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重重栽倒在地。再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务室的床上,陈素琴正皱着眉翻看她的病历本。
膝盖积液还硬撑
陈素琴的声音难得柔和,我年轻时也和你一样,总想着证明自己......
她顿了顿,从包里掏出个保温杯,这是我熬的薏仁粥,去湿消肿。
林晚秋盯着杯口腾起的热气,想起母亲常说的话:苦日子熬着熬着,就甜了。
放学后,王志宇抱着个鞋盒找到了她。盒子里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枚崭新的铁钉,每一枚都被擦得锃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