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势力周旋,甚至开始使用一些曾经唾弃的手段。打压异己、结党营私,这些曾经在旧制度下司空见惯的恶行,如今却成了他维护新制的必要之举。

    一日,有寒门学子联名上书,举报科举存在暗箱操作。陈默看着那些稚嫩的笔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可他最终只是将奏折锁进了抽屉,对外宣称查无实据。当学子们在尚书府前抗议时,他竟下令让侍卫将人驱离。看着那些失望又愤怒的眼神,他的心隐隐作痛,却告诉自己:这都是为了大局,为了让科举制继续推行下去。

    深夜,陈默对着铜镜整理官服。镜中的人面容威严,眼神却透着疲惫与迷茫。曾经那个怀揣理想的寒门学子,何时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他伸手想去触碰镜中的自己,却只摸到冰凉的镜面。窗外,新一轮的科举考试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而他,早已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成了自己曾经发誓要反抗的人。

    新权贵的悄然崛起

    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尚书府的青瓦,陈默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新栽的桂花树在风雨中摇晃。三年前,他亲手种下这些树苗,想着待到花开时,能让寒门学子们在桂香中畅谈理想。可如今,满院桂树早已成了权贵们争相攀附的象征——每到中秋,总有官员打着赏桂的旗号,送来更厚重的礼单。

    大人,御史台又送来弹劾奏章。管家捧着红漆托盘,压低声音道,这次...是关于春闱主考官收受贿赂的事。陈默接过奏章,目光扫过熟悉的弹劾措辞,忽然想起昨日收到的密信。信笺上没有署名,只画着一柄断折的折扇——那是苏砚留给他最后的印记。

    科举考场的舞弊之风,比他预想的更汹涌。新晋官员们虽顶着寒门出身的名号,却在入朝后迅速与旧权贵勾结。他们效仿曾经厌恶的手段,利用科举门生关系网,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陈默还记得上个月的早朝,当他提出要严查科举舞弊时,那些曾经被他亲手提拔的官员,竟集体沉默。

    夜幕降临时,陈默乔装来到京城最热闹的茶楼。二楼雅间里,几个新科进士正在推杯换盏。张兄这次主考,可是捞得盆满钵满啊!有人笑着打趣,听说江南盐商的公子,花了万两白银才买了个二甲哄笑声中,陈默握紧腰间玉佩——那是父亲留给他的遗物,此刻却烫得灼人。

    回到府中,陈默翻出科举初立时的章程。泛黄的纸页上,公平取士四个大字刺得他眼眶生疼。他提笔想修改条例,笔尖却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窗外的桂花香混着秋雨飘进来,他突然想起苏砚曾说过的话:当规则的制定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所谓新制,不过是旧枷锁的另一种模样。

    更鼓声响起时,陈默在书房立了道密令:凡参与科举舞弊者,一律革职查办。可墨迹未干,皇帝的口谕便到了——三皇子举荐的官员牵涉其中,需从轻发落。陈默望着宫中来使远去的背影,终于明白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他以为打破了旧的规则,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新规则的囚徒,而那些曾经被他视作希望的寒门学子,也在权力的腐蚀下,变成了新的权贵。

    故技重施的轮回

    陈默站在殿试的主考台上,看着下方排列整齐的考生,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朝堂。如今的他,已不再是那个跪在丹墀下瑟瑟发抖的寒门学子,而是手握天下学子前途的主考官,可这份荣耀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陈大人,这是陛下钦点的前三名卷子。副手将卷轴呈上来,语气恭敬却暗藏玄机。陈默展开第一份卷子,工整的小楷写满治国方略,可字里行间的谄媚之意却让他皱眉——文章通篇都在歌颂当今圣上的英明神武,对实际问题避而不谈。他心里清楚,这定是某位权贵子弟的答卷。

    想起前日三皇子来访时的情景,陈默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三皇子笑着拍着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权途茧缚简介 >权途茧缚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