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个失误在对手心理压力骤增时会高频复发,像道隐藏的开关。
发球机吐出的球带着破空声。林晚挥拍削出丁宁式的弧线,胶皮与球摩擦的声响让王曼妮突然挑眉:这旋转...和视频里的佐仓抚子一模一样。
她的每个动作,我都练到肌肉记忆比她本人更熟。林晚接住第17个来球,故意露出破绽——球拍触球点偏右0.5厘米,这是佐仓抚子上周比赛时的习惯性失误。王曼妮的扣杀擦网而出,她抬头时眼里多了些惊讶。
小林,来试试双打。赵宏突然招手,示意她和孙莎莎搭档。林晚的心猛地一沉——双打需要极强的默契,而她从未和任何主力正式配合过。
第一板接发球就出了差错。林晚习惯性退台削球,却没料到孙莎莎已经抢攻在前,两人撞在一起。球拍磕到护具发出脆响,孙莎莎揉着肩膀笑:你这退路,比佐仓抚子的心思还深。
对不起...林晚弯腰捡球,看见孙莎莎运动鞋上的磨损痕迹——前掌外侧比内侧薄2毫米,这是长期侧身抢攻留下的。她突然想起自己模仿孙莎莎的三个月里,每天在塑胶地上跪练扑正手,膝盖结的痂掉了三层。
试试这样。孙莎莎突然握住她的手腕,调整拍面角度,佐仓抚子的侧拧旋转轴偏左,你压拍时手腕再转5度。姑娘的掌心带着老茧,和林晚的磨痕严丝合缝,别怕,我们给你兜底。
这句话像块暖石落进冰水里。林晚抬头,看见赵宏在记分牌上画了个红圈——那是她刚才复刻的佐仓抚子失误,旁边写着可用。远处的程诚举着手机冲她比心,屏幕里是实时更新的战术分析,来自二队所有陪练的集体智慧。
午休时,林晚坐在更衣室角落啃三明治。手机突然弹出条私信,来自十年前省队的队友:在电视上看见你啦!当年你教我摆短的样子,我至今记得。别怕,你当年,可是我们中间最强的。。附带的照片里,十七岁的自己蹲在地上画战术图,周围围着几个小队员,每个人手里都攥着粉笔头。
想什么呢王曼妮扔来瓶运动饮料,赵导说,下午要练你的‘镜像战术’。她突然凑近,盯着林晚的眼睛,听说你能同时复刻三种打法
林晚咽下嘴里的面包,摸出口袋里的战术卡片。卡片边缘卷着毛边,上面用三种颜色标着佐仓、伊藤、早田的技术特点。她想起昨夜在器材室,把自己关在发球机围成的牢笼里,轮流用三种握拍方式击球,直到凌晨四点看见窗外的启明星。
不是复刻。她轻声说,指尖划过卡片上的红圈,是解剖。把她们的技术拆成骨头和血肉,再拼成最锋利的刀。
下午的合练变成了技术研讨会。林晚站在中央,依次展示佐仓的12种发球变招,每次挥拍都引来一阵低语。当她用左手削出松井希娜的弧圈球时,孙莎莎突然鼓掌:这旋转,比原版还刁钻!
赵宏突然关掉发球机,递来段视频:2015年省队解散战,林晚一人对抗三名外协会选手,最终以11-9逆转。画面里的她穿着褪色的队服,眼神亮得像狼。你们以为她只是陪练老教练的声音里带着骄傲,她是我们藏了十年的镜像武器。
更衣室的镜子前,林晚摘下护腕,露出腕骨上的旧伤。那是2018年模仿平田美宇时留下的,当时她发着高烧,却骗教练说只是扭了手腕。此刻伤痕在灯光下泛着淡粉色,像朵倔强的小花开在苍白的雪地里。
手机震动,是程诚发来的热搜截图:龙国陪练合练碾压主力
配图里,她正用张本美和的招牌动作回球,背景里王曼妮的表情带着惊讶。评论区有条高赞:原来最了解龙的,从来不是屠龙者,而是龙本身的鳞片。
夜幕降临时,林晚独自留在合练厅。她对着空无一人的看台举起球拍,想象那里坐满了观众。长胶拍在掌心转了个漂亮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