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声音柔和下来,不是技巧问题,对吗
琴键上落下一滴水珠,施雨晴这才意识到自己哭了。她急忙用手背擦去眼泪,却越擦越多。
我...我小时候参加过一场比赛。她的声音细如蚊蚋,我弹错了,很多人笑了...包括我爸爸。
这个记忆像一把生锈的刀,多年来一直插在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那年她九岁,在一场少儿钢琴比赛中因为紧张弹错了音符,台下传来窃笑声。最刺痛的是父亲失望的眼神——那个一直鼓励她学琴的人,在那一刻转开了脸。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别人面前弹过琴。施雨晴咬着下唇,直到...直到现在。
林老师轻轻按住她的肩膀。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但你知道吗真正的音乐不是关于完美,而是关于真实。德彪西的《月光》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捕捉到了那一刻的真实感受。
施雨晴抬起头,雨水和泪水让视线模糊不清。
明天我们换个方式练习。林老师递给她一张纸巾,不在这间教室,也不弹《月光》。
那弹什么
弹你想弹的,任何曲子都行。林老师神秘地笑了笑,地点我明天再告诉你。
离开音乐教室时,雨已经停了。校园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路灯在积水的路面上投下摇曳的倒影。施雨晴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默发来的消息:
练习得怎么样我在篮球场看到音乐教室的灯还亮着。
施雨晴犹豫了一下,回复道:不太好...
三分钟后,陈默出现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校服外套被雨水打湿了肩部,头发也有些湿漉漉的。他小跑过来,手里拿着两盒便利店的热牛奶。
给。他递给施雨晴一盒,暖一暖。
温热的牛奶盒传递着舒适的温度,施雨晴双手捧着它,感受寒意从指尖慢慢退去。
林老师说明天要换个方式练习。她小声说,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陈默喝了一口牛奶,若有所思。林老师很擅长因材施教。我初中时上过她的课,她总能看穿学生的问题所在。
他们沿着校园中央的林荫道慢慢走着,脚下的落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夜色中的校园安静得出奇,只有远处偶尔传来住校生的笑声。
你为什么放弃钢琴选择篮球施雨晴突然问道。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问题太私人了。
但陈默并没有介意。因为我发现自己在钢琴上永远只能做到不错,而达不到出色。他耸耸肩,我父亲是音乐教授,从小对我期望很高。十三岁那年,我意识到自己再怎么练习也不可能成为顶尖的钢琴家,但我在篮球场上却能找到那种...掌控感。
施雨晴看着他路灯下的侧脸,第一次注意到他眼角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小疤痕。
你后悔吗
陈默停下脚步,转向她。有时候,特别是听到像你这样的演奏时。他真诚地说,但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不是吗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他们走到了分岔路口,左边通向校门,右边通向体育馆。陈默看了看表:我得去收拾一下更衣室,明天见
施雨晴点点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手中的牛奶已经不那么热了,但她心里却有一种奇怪的温暖在扩散。
第二天午休时,林老师找到正在图书馆看书的施雨晴。
跟我来。林老师神秘地眨眨眼。
她带着施雨晴来到一栋平时很少使用的老教学楼,爬上三楼,推开一间空教室的门。教室里只有一架电子琴和两把椅子,窗户朝北,光线柔和均匀。
这是...施雨晴困惑地环顾四周。
你的新练习室。林老师说,今天不弹《月光》,弹任何你想弹的曲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