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细纹里嵌着锅底灰,说话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布袋

    ——

    那是今早我在她房里发现的,装着半片曼陀罗叶。

    老王的房门虚掩着,霉味混着火油味扑面而来。墙角的火油桶上结着层薄灰,刻度线清晰显示未被使用过。小翠说的

    火油包,怕是他借故出门的幌子。我蹲下身,发现床脚有片新鲜的泥印

    ——

    城东沙河的红沙混着城西黏土,跟张恪轿夫的草鞋印一模一样。

    大人,药渣煎好了。

    小李子端着粗瓷碗进来,汤色黄绿,漂着几片残破的曼陀罗叶。我用银针蘸了汤,看着针尖渐渐泛青

    ——

    确实含毒,却只有致幻剂量。厨娘说这是

    麻沸散,可曼陀罗配酒才会致命,林万贯尸身并无酒气,显然这药只是用来迷晕他的。

    我摸出随身携带的荧光粉,对着林万贯的账本轻轻一撒

    ——

    第三页的

    张恪

    二字突然泛出幽蓝,墨水晕染的边缘明显比其他字迹新鲜。

    小翠,你家老爷昨晚几时用的药

    我转身盯住小丫鬟,她吓得往后退半步,撞得碗柜叮当响:戌初下药,子时毒发...她突然捂住嘴,目光落在我手中泛光的账本上。

    账房的算盘还摆在桌上,算珠上的血痂已被我取下化验。此刻再看账本里的漕运损耗记录,三石六斗

    的墨迹下,隐约能辨出底层的

    九石

    笔痕

    ——

    分明是用新墨覆盖了旧字。更夫敲的

    苏秦背剑,暗指

    偷梁换柱,看来早有人盯上了这本账。

    厨娘突然扑通跪下,丝瓜瓤里掉出个纸包:大人恕罪!是张恪给的曼陀罗,说治老爷的心悸...

    她额头磕在青砖上,发出闷闷的响,可小的没敢多放,就怕出人命啊...

    我捡起纸包,封口处的蜡印正是漕帮的三瓣梅。结合第五章阿鸾腕上的朱砂点、银匠铺的梅花铸纹,张恪显然用同一套标记串联起所有同谋。再看账本上被篡改的数字,三千石亏空正是九石损耗乘以分赃比例后的整数

    ——

    他以为用新墨就能掩盖罪行,却不知荧光粉下,所有谎言都在发光。

    去把更夫找来。

    我吩咐小李子,目光落在算盘轴上的撬动痕迹

    ——

    修鞋匠说的

    铁算盘不拨自响,原是有人撬松了轴芯,让算珠能自行滚动,营造

    闹鬼

    假象转移视线。而林万贯攥着的带血算珠,刻痕

    三

    九

    分明是在暗示账本第三页第九行的篡改。

    窗外传来犬吠,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账本上投下斑驳的影。那些影落在

    张恪

    二字上,像极了血珠凝固的形状。第六章的算盘,已经算出了账本篡改的轨迹,而我,即将顺着这串被掩盖的数字,揪出在墨水里掺毒的真凶。

    街角的卖水烟老孙头又在吆喝,烟袋锅的火星明灭如鬼火。厨娘腕上的银镯叮当响,与阿鸾的镯子形制相同

    ——

    原来漕帮给女眷的信物,也是分赃的标记。当荧光粉的幽蓝渐渐褪去,账本里的血字咒,终于显露出它真正的模样:不是诅咒,而是一串用贪墨写成的算筹密码。

    更夫跟着小李子进来时,腰间的梆子袋还沾着沙河的红泥。我看着他欲言又止的神情,突然想起老孙头水烟袋里的靛蓝粉

    ——

    原来这满府城的闲言碎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群众嘴太碎,线索真假难分简介 >群众嘴太碎,线索真假难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