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
提督大人皱眉,指尖捏起符纸闻了闻:“朱砂味混着烟油,倒像是你常去的‘醉红阁’的味道——你断案时总爱去那儿喝花酒,对吧?”他忽然翻开卷宗,看见“戍时三刻”的“戍”字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朱笔判官乱点乱划,错把‘戌时’当‘戍时’,害死无辜,其罪当诛。”
刘瑾的喉间发出破碎的呻吟,忽然想起张小帅交卷时说的“下官愚钝,望大人指正”——原来“愚钝”是假,“算准”是真,算准了他会在错字上画圈,算准了他会用朱笔断案,也算准了他的贪心,会让他在“戍时三刻”这个不存在的时辰里,亲手写下自己的罪状。
五、尘埃落定的镇魂铃
当刘瑾被拖出公堂时,张小帅正坐在殡葬事务所的门槛上,看慈幼院的孩子在雨中追柳絮。老王把算珠收进木盒,每颗珠子上都刻着“错”字——那是这场朱砂迷局的“印记”,如今跟着刘瑾的朱笔,锁进了东厂的刑具库。
“头儿,提督大人说,要把曹贼和刘瑾的卷宗交给咱整理。”大牛啃着槐花饼,饼渣掉在“算”字炭画上,“听说曹贼在牢里总喊‘痒’,连狱医都没法子。”
“痒的不是皮肉,是良心。”张小帅摸着镇魂铃的暗格,里面藏着司炉李明的密信,“当年他们用朱笔改丹方,用错字害死人,如今不过是得了该有的报应——就像这错字,看着是笔误,实则是人心的歪。”
暮风掀起镇魂铃的铃绳,铜铃“叮铃”响了四声。张小帅望着井台边的孩子们,忽然想起周博士临终前说的话:“字如其人,错字如疤,敢在卷宗上乱划的人,终会在自己的人生里划出无法愈合的伤。”此刻青砖上的“戍”字被雨水冲散,却在孩子们的笑声里,长出了正确的“戌”——那是比朱砂更干净的笔画,比权势更长久的公道。
而在东厂诏狱,曹吉祥盯着自己红肿的指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镇魂铃的声音。伽南香的味道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铁锈味与霉味,混着雨水的清冽——那是慈幼院的方向,他曾无数次从那里路过,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贪心,竟会被一个小旗的错字、一支朱笔的笔尖,逼到这步田地。
当
朱砂圈里的迷途
暮春的蝉鸣在东厂刑房外撕成碎片,刘瑾的朱砂笔“啪”地敲在卷宗上,“黑虎帮”三字被画了个渗着墨的红圈,笔尖在“马祸”二字的“礻”旁重重顿出个墨点——那是他断案时的习惯,总在“要害处”点个朱砂痣,仿佛这样就能镇住冤魂。
一、错字引向的歧路
“大人,这‘白去观’怕是写错了吧?”番子捧着卷宗的手发颤,指尖蹭到“去”字右上角的朱砂点——那本该是“云”字的折笔,此刻却像被砍断的翅膀,“城西只有白云观,哪来的白去观?”
刘瑾的指甲抠进宣纸,把“去”字边缘撕出毛茬:“错字?”他盯着番子官服上的玄龟补子,忽然想起曹吉祥被抓时喊的“黑虎帮喝酒”,朱砂笔在“白去观”旁批注“妖人改字,意图混淆”,“就按错字查!敢在卷宗上动手脚,定是妖人余党!”
番子们领命而去,却没看见卷宗夹缝里掉出的柳絮——白生生的,沾着点朱砂,像朵开在错字边的花。那是张小帅三天前夹进去的“标记”,此刻跟着番子的脚步,飘向城西的烟馆——那里挂着“黑虎帮”的幌子,实则是慈幼院的眼线。
二、烟馆里的空巷
子时的城西巷口,烟枪的白雾混着蝉鸣,把“黑虎帮”的木牌熏得发腻。番子们踢开烟馆大门,却见榻上躺着个抽大烟的老乞丐,怀里抱着半张符纸——“白去观”的“去”字缺了折笔,竟与卷宗里的错字一模一样。
“人呢?”为首的番子踹翻烟枪,烟油渗进青砖缝,混着朱砂粉,在月光下泛着暗红,“马祸呢?黑虎帮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