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9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
进来:“曹公公,龟首歪,错字漏,圣心哀,豹房笑,东厂败,算筹刀下现原形——”

    后颈的痒意忽然变成冷汗,顺着衣领往下淌。他想起去年冬天,皇帝在豹房夸他“朱笔批红最是工整”,如今却连个“云”字都写不全。算筹刀啊算筹刀,原来最锋利的刀刃,从来不是市井的童谣,而是帝王眼里随时会转冷的光。

    “备轿!”他抓起案头的《千字文》,书页间掉出张小帅的“错字勘正单”——上面用红笔圈着他改乱的每个字,旁边注着:“错字如虱,藏于卷中,看似微小,终啮人心。”字迹工整,却像张小帅摇着镇魂铃在耳边念,念得他指尖发颤。

    东厂辕门的石狮子旁,卖梨的老汉又换了新告示:“曹公公闭门思过,特供‘醒脑梨’——咬一口,忘错字,再咬一口,懂人心!”梨筐上摆着用芝麻粘的“正”字,旁边画着戴儒巾的曹吉祥,后颈贴着块“止痒膏”,滑稽模样惹得路过的孩子咯咯笑。

    轿子刚出辕门,童谣声突然炸开:“算筹算,圣心明,错字漏,官帽轻!曹公公,慌了心,豹房笑,市井听——”慈幼院的小囡举着“痒”字炊饼跑过,饼面上的糖霜滴在青石板,竟连成个“慌”字。曹吉祥隔着轿帘听见,忽然想起钱宁袖管里的柳絮——原来皇帝早把市井的笑话收进了豹房,拿他的错字当炼丹时的笑料。

    翰林院的门槛比东厂的高,跨进去时,《千字文》磕在石阶上,掉出张炭笔画——是张小帅画的他抓痒图,旁边题着:“玄龟甲胄不如字正,权势滔天难敌心明。”墨迹未干,显然是今早刚塞进去的。值房的老学究扶着眼镜瞅他,镜片反光里映着他后颈的痂皮,像个永远洗不掉的“错”字。

    “曹公公,今日先学‘云’字。”老学究的狼毫笔在宣纸上顿出个墨点,“雨字头,下为‘厶’,切勿写成‘去’——”话未说完,窗外飘进片柳絮,绒毛上的“云”字炭画正好盖在墨点上,端端正正,像给错字打了个补丁。

    曹吉祥握笔的手发抖,笔尖在“云”字的雨字头处漏了个点。后颈的痒意又涌上来,这次他没抓,只是盯着宣纸上的错笔——原来张小帅的算筹刀,早就砍进了他心里,砍得他看见每个字都像长了爪子,抓得他慌,抓得他怕,怕这市井的风,怕帝王的笑,更怕自己藏了十年的错字,终于在光天化日下,显了原形。

    当暮色漫进翰林院值房,曹吉祥对着临帖上的“云”字发呆。砚台里的墨汁映着他的脸,两鬓竟添了星白——不过三天,竟像老了十岁。窗外的柳絮还在飘,其中一片沾着“正”字,轻轻落在他写歪的笔画上,像个无声的提醒:错字可改,心慌难止,唯有把每个笔画写正了,才能堵住市井的嘴,平了帝王的笑。

    他忽然想起张小帅说过的话:“算筹刀不砍人,只砍错——错砍正了,人就正了。”笔尖终于落下,这次雨字头写得端端正正,“厶”部也没再歪扭。墨香混着柳絮的轻软,

    王扒皮的变脸术

    一、殡葬所的灯笼光

    殡葬事务所的桐油灯晃着暖光,张小帅指尖捏着片沾炭粉的柳絮,正往小囡手里的灯笼上粘“算”字。木门“吱呀”推开时,穿绸衫的王扒皮正把玉牌往腰里塞,牌面“顺天府推官”四个字在暮色里闪了闪,撞在门框上的声响,像极了他此刻堆着笑的虚浮。

    “小帅啊,受惊了!”王扒皮的笑纹挤成核桃褶,袖管里漏出半锭银子,滚在供桌上的镇魂铃旁,“东厂那帮人跋扈惯了,本官早想治治他们——您放心,以后事务所的一应开销,本官都给你担着!”他忽然瞥见墙上挂着的“错字勘正榜”,上面红笔圈着曹吉祥改乱的“马祸”“黑虎帮”,忙咳嗽两声,指尖敲了敲供桌,“尤其是慈幼院的孩子们,跟着你遭了不少罪吧?回头本官给他们送几车芝麻炊饼——”

    “推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9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