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0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
忽然想起马员外临终前的血字,此刻在他眼里竟成了“刺龙”二字——用算筹当刺,以丹砂为引,借权阉的手,往龙腹下扎。

    “明日酉时,离火阁开炉。”王扒皮忽然咬牙,锁链在腕间磨出血泡,“陛下要炼‘龙虎丹’,用的是……”他盯着张小帅掌心的烫疤,那道被火吻过的痕,此刻竟像条蜷着的龙,“用的是‘活龙鳞’——每片鳞,都是个会喘气的人。”

    镇魂铃的温度骤升,暗格里的丹砂粉渗出来,在“龙”字上画出红痕——不是颜料,是血。张小帅忽然笑了,笑得掌心的疤发颤:“所以咱们的刀,得先戳破‘龙鳞’的画皮——王扒皮,你替咱们传个话:就说顺天府查到了‘马祸案’的真凶,今夜子时,在御药房后巷‘请’贵人问案。”

    王扒皮的脸色瞬间煞白——御药房后巷,正是赤硝地道的入口,而“贵人”二字,在东厂暗语里,向来指“掌印以上”。他忽然想起张小帅腰间的绣春刀,刀柄暗格里藏着的,怕不是马员外的“刺龙图”,每道刀痕,都对着龙腹下最软的地方。

    “你以为能骗得过王承恩?”他扯了扯锁链,却发现张小帅根本没锁死,“那老东西的铅粉底下,藏着的是比丹砂还毒的心。”“所以需要你去让他信——就像你从前让马员外信‘送葬是规矩’那样。”张小帅将算筹塞进他掌心,刻着“赤硝”的竹棍断口,正好能勾住御药房地道的砖缝,“记住,子时三刻,地道口的

    龙鳞下的丹砂刺

    二、豹房密道的微光

    子时三刻的梆子声还悬在半空,内官监后巷的野狗突然撕咬起来,犬吠声撞在青瓦上,惊落几片沾着丹砂的柳絮。张小帅贴着斑驳的照壁挪动,怀里的碎瓷片棱角硌进肋骨——釉面的冰裂纹里嵌着暗红斑点,不是窑变,是长年累月的血渍,暗纹边缘的“弘德殿制”刻痕,比马员外笔记里的描摹多了道爪形缺口。

    “头儿,狗叫声不对。”大牛攥着锅盖盾的手沁出汗,盾面凹痕里的丹砂粉被体温烘出轻烟,“往年这时候,内官监的狗早被王承恩喂了铅粉包子,今儿却像见了……”他没说完,就见墙根阴影里闪过道玄龟纹——不是王扒皮,是个缩着脖子的小太监,怀里抱着的朱漆食盒角,露出半截鎏金药勺。

    碎瓷片在怀中发烫,釉面血渍竟和药勺的鎏金纹映出重叠的影子。张小帅忽然想起马员外残页里的批注:“弘德殿出窑,必以人血开片”——眼前的碎瓷,怕不是用“活料”的血汁浸过的丹炉砖。他摸出镇魂铃,暗格里的“龟驮龙焚”纹因碎瓷靠近,青铜表面竟浮出极细的血线,顺着“弘德殿”的“德”字缺口,指向食盒里的药勺。

    “跟着他。”张小帅压低声音,算筹在袖中敲了敲大牛的手腕——刻着“密道”的竹棍断口,正对着小太监踉跄的方向。后巷尽头的槐树下,狗吠声突然变成呜咽,就见小太监掀开井盖,食盒上的丹砂粉簌簌落在井壁砖缝里,竟显出个极小的“引”字——砖缝间嵌着的,正是和碎瓷片同纹的窑砖。

    井绳“吱呀”作响,张小帅贴着井沿望去,井底水面映着的不是月亮,是道晃动的火光——顺着井壁砖缝渗下的,是豹房方向的丹炉焰。碎瓷片上的“弘德殿”刻痕忽然发烫,竟和井壁砖缝的纹路严丝合缝——原来内官监的井,早被修成了丹炉的“火脉”,用弘德殿的窑砖引火,借地下水道送热,正应了马员外说的“以地火养丹,以人血固形”。

    “大牛,把算筹塞进砖缝。”张小帅将刻着“赤硝”的竹棍递给同伴,竹棍断口的银线勾住砖缝里的丹砂粉,“记得对准‘弘德殿’的‘弘’字缺口——当年烧窑的工匠,怕就是用这法子给咱们留的记号。”话音未落,井底突然传来闷响,火光映着小太监的影子,竟见他食盒里装的不是点心,是用黄绫裹着的“活料”指节,指节上的刺青,正是内官监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60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