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到)。我只是无法再忍受自己像个旁观者,看着你的梦想因为我的愚蠢和别人的贪婪而再一次被践踏。鼎晟的王总签租约时,手在抖。他大概觉得我疯了。也许我是疯了。当你过去为我熬一碗粥、为我放弃MoMA的时候,我在你眼里,是不是也像个疯子一个只认数字和最优解的疯子。对不起。我知道这句‘对不起’轻飘飘的,配不上你流过的泪和受过的伤。我不求你回头看我。只求一个机会,让我学着去看你眼中的星空,哪怕永远看不懂那些公式。陆沉舟】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推卸责任,只有平直的陈述和沉重的自省。林晚星一遍遍读着那条信息。她能想象陆沉舟是以怎样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从鼎晟那只秃鹫嘴里撕下了这块肉。这完全背离了他奉行一生的最优解信条。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涌上心头,不是原谅,而是一种沉重的、带着痛感的复杂。
深夜,所有人都离开了。林晚星独自坐在还未布置好的展厅冰凉的水泥地板上,月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清冷的光斑。四周堆着未拆封的器材箱,像一个等待重建的废墟。她终于拿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悬停许久,最终,只回了短短一行字:
【粥,会凉。】
发送的对象,是陆沉舟。这是她划清界限后,第一次主动给他发送信息。短短三个字,冰冷,却也带着一丝微弱的、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松动——关于过去,关于那碗承载过关心也承载过伤害的粥。
data-faype=pay_tag>
11、
一个月后,破界·共生主题艺术展在新落成的回声空间盛大开幕。
明亮的射灯精准地打在每一件作品上,将色彩、线条与情感无限放大。衣香鬓影,人潮涌动。艺术圈的名流、评论家、收藏家穿梭其间,赞叹声不绝于耳。
林晚星身着一袭简约而富有设计感的黑色礼服裙,妆容精致,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宾客之中。她自信从容地讲解着作品的构思与理念,眼底闪烁着纯粹的热爱光芒,如同展厅里最耀眼的星辰。
她再也不是那个在慈善晚宴上仓皇逃离的女孩,她自身就是光源,强大而独立。
陆沉舟站在展厅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与周围热烈奔放的艺术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没有试图靠近林晚星,只是远远地望着她。望着她在人群中心发光,望着她眼底那份重燃的、炽热的光芒。
那光芒,比他经手过的任何百亿项目成功时带来的刺激,都更让他心颤,也更让他自惭形秽。
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墙上那些他依旧无法完全理解的艺术品。那些扭曲的线条,碰撞的色彩,抽象的意象……曾被他归类为低效产出、高风险低流动性的东西,此刻在专业的灯光和人群的烘托下,竟也散发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生命力和无法估量的情感价值。
或许,他永远无法像理解一个金融模型那样去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情感密码,但他开始笨拙地尝试去感受——感受林晚星倾注其中的热情、挣扎和呐喊。
他下意识地摸向西装内袋,那里放着一个硬皮小本子,上面是他这一个月来,利用所有碎片时间,像个小学生一样,从零开始啃下的艺术史笔记和策展行业分析报告,字迹工整得像财务报表,内容却充满了生涩的圈点和疑惑的问号。
这本笔记,是他试图理解她世界的船票,尽管他知道,也许永远无法真正抵达彼岸。
一位穿着考究、气质儒雅的中年收藏家走到林晚星身边,指着展厅中央那幅曾被陆沉舟评价为商业价值不明的《蝶变》,热情地表示愿意出高价收藏。
林晚星微笑着,礼貌而坚定地摇了摇头:谢谢张先生的厚爱。但这幅《蝶变》,还有这次展览的许多作品,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