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老办法
    李自成进京后的四五天之内,大顺军的军纪基本上得到了遵守。城中百姓虽然对新朝还有疑虑,但见现状还能够维持,也对新朝产生了一些期待。期待大顺政权能够结束乱世,期待着可以规划明天。

    有些贪官污吏们也开始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天命流转,新皇上位,如欲治理亿万百姓,必然会启用旧臣,那时摇身一变,成为大顺官员,依然是人上人,而此前贪墨的巨额银两也可以就此洗白,再不用藏着掖着了。

    虽说李自成拷饷的恶名早就世人皆知,但那时是作为流寇,作为朝廷的对立面,现在他自已成了朝廷,成了北京之主,理应l现出区别于流寇时代的诸般特点来吧!

    结合大顺军入城以来的军纪表现,所以由不得人们不去期望明天。

    新的时代已经或者即将开启,该是迎接新生活的时侯了,生活总要继续,人也需要向前看。

    ……

    三月二十三日早朝

    “陛下,我们占据京城已经第五天了。将士们二月的饷银还没有下发,请陛下指示。”刘宗敏上奏道。

    李自成最近沉溺于后宫佳丽,不但夜间辛勤耕耘,就是日里也能随便撩人裙子后入,过上了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大仲马的生活。

    李自成初到北京时想着稳定京师局面,结果自已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女人身上,因此竟然把大顺军将士们的饷银都给忘记了。

    当然,李自成今年已经是三十八岁的中年大叔了,自从他二十五岁加入义军,十三年戎马生涯,十三年颠沛流离,履历生死,连绿帽子都已带过了两顶,而子嗣未昌。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阿q尚且如此觉悟,何况是已经坐了皇位的李自成。

    这几天的仲马生活固然与革命成功之后滋生出来的享乐主义有关,但也有着广种多收,繁衍子嗣,为以后基业传承考虑的崇高目标在里面,或者也有屡次被戴绿帽之后一雪前耻的报复心理。

    “关于将士们的粮饷,丞相以为如何应对?”李自成转头向牛金星问道。

    听到闯王发问,牛金星内心不由得升起一丝失望和无力之感。何也?

    随着大顺占领地盘的不断扩大,政权的逐步稳固,围困北京以前牛金星曾向李自成建议过,逐步取消不纳粮的政策,与此通时要逐步重新确立税制,形成持久的税源。

    毕竟‘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那是流寇时期的口号,是为了争夺民心,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兵源与明廷死磕。虽然对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很有吸引力,但不是长久之计。

    而长久之计绝不是尽依赖拷饷,毕竟贪官藩王的银子也总有拷完的时侯。纵观历代王朝,没有可以不依赖税收而能够长久的。

    然而那时不但李自成反对,大部分将领也反对,都觉得拷饷够爽够解恨。大顺军高层基本都曾是苛捐杂税贪官污吏的受害者,对明廷的贪官藩王有着朴素而又刻骨铭心仇恨。

    他们出于自身的经验以及对底层民众的阶级情感,不愿意向底层民众征税,而是坚决地表示要将拷饷政策发扬光大。

    牛金星因此一时竟然被孤立起来,所以那次之后他再没有提过征税的事情。

    既不征税,又要按时下发饷银,除了拷饷还能怎地?说起拷饷发饷,原来都是闯王一声令下的事情,现在却要把这个问题抛给反对拷饷的牛金星。

    难道屁股坐了龙椅之后,连拷饷的锅都不愿意背了吗?无力感是因为他一个人改变不了大顺军领导层对于拷饷的执着,失望感则来源于李自成坐了龙庭之后那种疏离的态度。

    “臣对此无计可施!”牛金星也算是不软不硬捍卫了自已对于征税的主张,通时表明不愿意掺和拷饷的烂事。

    牛金星不愿背锅,李自成心里很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简介 >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目录 > 第9章 老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