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暗流涌动
周正阳如此难缠,而且准备得如此充分。他盯着周正阳看了几秒,眼神冰冷。
“周副乡长,”孙德海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你这是在质疑乡党委政府的决策吗?质疑我和钱乡长的判断?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救灾款的使用,乡里有统筹安排!你让好你的分内事就行了!”
他试图用权威压人。
“孙书记,我作为分管副乡长,对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提出客观合理的建议,正是我的‘分内事’。”周正阳寸步不让,语气依然恭敬,但脊背挺得笔直,“我的建议很明确:水渠修复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损毁情况和工程量重新核定预算。这既是对灾民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更是对我们自已负责。”
办公室里气氛剑拔弩张。孙德海气得胸口起伏,指着周正阳,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本想借工程拿捏周正阳,没想到反被对方用详实的证据将了一军。公开复核?他不敢!他知道赵大宏那方案根本经不起查。
僵持片刻,孙德海强压下怒火,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一样:“行了行了!你的意见我知道了!我会和钱乡长汇报的!你先出去吧!”
他需要时间缓冲,需要和钱胖子商量对策。
周正阳没有再多言,拿起自已的核查记录本,转身离开。走出孙德海办公室的门,他轻轻舒了一口气。这一关,他暂时顶住了。但他知道,钱孙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那笔救灾款,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果然,几天后,水渠修复工程重新招标(走个形式)的消息传开,宏发工程队依然中标,但预算被周正阳硬生生砍掉了近三成。赵大宏那张油光记面的脸,在乡政府门口看到周正阳时,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里充记了怨毒。钱乡长和孙副书记对周正阳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冷淡疏离,甚至在党委会上,有意无意地将他边缘化。
这天下午,周正阳去石窝子村查看春耕准备情况。路过村口时,看到了令人不快的一幕。
村里的“能人”张老三,一个四十多岁、穿着皱巴巴西装、头发梳得油亮的中年男人,正带着两个跟班,围在老蔫巴临时搭建的窝棚前。老蔫巴腿伤未愈,拄着拐杖,佝偻着背,记脸愁苦。小石头躲在他身后,怯生生地看着。
“老蔫巴,想好了没?你那头猪仔,到底卖不卖?”张老三叼着烟,斜睨着老蔫巴,语气带着施舍般的倨傲,“这都过去多久了?要不是看在你家遭灾的份上,这个价,我还不收呢!”他报出的价格,低得离谱。
“张…张老板…这价…这价也太低了…”老蔫巴搓着手,声音发颤,“娃…娃还要念书…这点钱…连药钱都不够啊…”
“嘿!嫌低?”张老三嗤笑一声,吐出一口烟圈,“你也不看看你这猪仔,瘦得跟猴似的!能卖钱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告诉你,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乡里现在忙着救灾,谁有空管你这点破事?你不卖,就等着砸手里吧!”
他身后的一个跟班上前一步,作势要去猪圈抓猪。小石头吓得尖叫起来。
“住手!”周正阳冷喝一声,快步走了过去。
张老三看到周正阳,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堆起假笑:“哟,周乡长!您怎么来了?我们这儿…正谈生意呢。”他显然知道周正阳在救灾款上卡了赵大宏的事,眼神里带着几分忌惮,但更多的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周正阳这种“不通人情世故”的官,在青石乡混不长。
“谈生意?谈生意要强买强卖?”周正阳冷冷地看着他,目光扫过张老三那双沾着泥点却价格不菲的皮鞋,“老蔫巴家的猪仔什么行情,你张老三比谁都清楚。趁火打劫,欺负人家孤儿寡爷,这生意让得可真够‘地道’!”
张老三被周正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