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章 减重、减阻、增容
“采用无尾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设计的简洁与高效。”
陈天宇的声音带着一丝特有的穿透力,在安静的会议室中回响。
“首先,它能够显著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因为我们省去了整个水平尾翼及其相关的复杂操纵机构和驱动设备。”
他继续补充道,笔下的线条也愈发流畅:
“其次,无尾三角翼使得飞机外形更加洗练,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尾翼存在而产生的干扰阻力,以及在高速飞行时难以避免的波阻。
这对于追求高速度和高机动性至关重要。”
“再者,三角翼本身的结构形式,使其天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这对于战斗机承受高过载机动非常有利。”
陈天宇话锋微微一顿,强调道:
“同时,三角翼那宽大的翼根弦长和相对较大的机翼厚度,能够提供非常可观的内部容积。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布置更多的燃油,这对于一款需要兼顾多种任务、对航程有较高要求的多用途战斗机而言,其价值不言而喻。”
在场的苏联专家们,尤其是阿尔乔姆和格列维奇,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陈天宇所列举的这些优点,都是他们这些资深飞机设计师非常清楚的。
但由一位年轻的华夏工程师如此系统地阐述出来,并与一款具体的作战需求相结合,依然让他们感到眼前一亮,也对陈天宇的理论功底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而,陈天宇并未只谈优点,他客观地指出了这种布局的固有挑战: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
无尾三角翼由于缺少了传统的水平尾翼来辅助调整飞行姿态和进行配平。
这造成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对飞行员的操纵技术要求更高,通常也需要更长的机场跑道滑跑距离。”
不知不觉中,一幅清晰的无尾三角翼战斗机气动布局草图已经跃然纸上。
这幅图,乍一看与美国的xf-92有些神似,都采用了大后掠角的三角翼和单垂尾设计。
但细看之下,便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陈天宇所绘的这架飞机,其机身线条更为流畅,垂尾的面积相对于xf-92而言显得更加略小,整体姿态也更具攻击性。
其翼型选择、进气道初步构型,都隐约透露出几分后世法国“幻影”系列战斗机的神韵。
不过,陈天宇深知技术储备的重要性,当然明白不能轻易将所有底牌都亮出来。
因此,他此刻拿出的这份草图,在一些关键细节上,实际上更接近于达索公司早期探索的d550“神秘三角”验证机的方案。
【d550】
这样既做到有所保留,又展示了实力,也为后续的谈判和合作留下了空间。
在陈天宇的讲解停下来后,阿尔乔姆和他的副手格列维奇一同俯身,仔细审视着图纸上那简洁而充满力量的线条。
阿尔乔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审慎与好奇的光芒。
他用指节轻轻叩击着桌面,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陈同志,你这个无尾三角翼的构想,确实很大胆,也很有新意。
关于它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跨音速和低空突防阶段,你是如何考虑的?
xf-92在这方面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显然对这个领域的技术难点非常清楚。
格列维奇也接口问道:
“是的,陈。无尾三角翼在大迎角飞行时的俯仰控制,以及高速飞行时因焦点后移可能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
你的方案中,是如何通过气动舵面设计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