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囡囡的病好了,宝宝也来了,你还换了好工作...她忽然伸手摸他掌心的茧——那是早年工地留下的,这辈子却慢慢变浅了,以前总觉得日子像爬坡,现在才发现,原来爬坡时有人拉着你的手,就不会觉得累。
他忽然想起上辈子站在阳台边缘的绝望,此刻却能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你看,那颗最亮的,是囡囡的星星。旁边那颗小的,是宝宝的星星。夜风带着饺子的香气,从厨房飘过来,裹着妻女的体温,把这个冬夜填得满满当当。抽屉里,建造师证书和囡囡的康复报告并排躺着,像两扇打开的门,一扇通往事业的新起点,一扇通往家庭的新生。
原来重生的意义,从来不是改写苦难,而是让你在苦难里学会弯腰捡拾起散落的星光,用掌心的温度把它们酿成照亮前路的灯。就像此刻阳台上的三个人,哪怕窗外风雪呼啸,只要彼此相依,就是人间最暖的春。
热水袋在林小满怀里发出轻微的响,囡囡在屋里喊爸爸讲故事。陈水生起身时,看见自己的影子投在墙上,和妻女的影子叠在一起,形成个温暖的团——那是家的形状,是这辈子他最成功的建筑作品。
第十一章
工地扬尘里的星光
陈水生第一次以技术负责人身份下工地,是在腊月廿三。北风卷着黄沙掠过脚手架,他摸着安全帽上的陈工铭牌,忽然想起上辈子在这里扛水泥时,工头总说初中生懂个屁规范。此刻图纸在掌心发出脆响,他盯着基坑边未设的防护栏,指尖在笔记本上写下:立即停工,按JGJ120-2012增设临边防护,防护高度不低于1.2m。
项目经理陪着笑凑过来:陈工,快过年了,工人都急着结账,这防护栏回头补——话没说完,就被陈水生打断:回头上周暴雨冲垮的边坡就是‘回头’留下的隐患。他翻开手机里的监控截图,基坑底部的积水还没抽干,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基坑积水未处理不得施工,现在整改,我陪你们加班。
暮色渐浓时,防护栏终于焊好了。陈水生蹲在工地食堂吃泡面,看见前世被埋的工友老张正往保温桶里装热汤。陈工,喝口萝卜汤暖暖老张的手比上辈子粗糙,却没了那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这辈子他提前要求加固边坡,那场事故压根没发生。接过汤碗时,蒸汽模糊了眼镜,他忽然想起上辈子老张临终前说没见过儿子会叫爸爸,此刻却听见远处传来稚嫩的喊声:爸爸!
囡囡裹着羽绒服跑过来,小帽子上的毛球晃啊晃。林小满挺着七个月的肚子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保温桶:知道你忙,煮了排骨饭。工地的灯光映着她的脸,比上辈子圆润了些,鼻尖冻得通红。囡囡踮脚替他擦嘴角:爸爸吃胡萝卜,囡囡今天也吃了,妈妈说胡萝卜变星星。保温桶里的排骨炖得烂熟,混着林小满特意放的虫草花,香气漫出来,把泡面的辛辣冲淡了。
夜里十点,他带着妻女回家。囡囡趴在他肩上打哈欠,小脑袋蹭过他工装外套的反光条:爸爸的衣服会发光,像小路灯。林小满摸着他冻僵的手放进自己口袋:明天别穿这件了,新公司发的防寒服放衣柜最上层。路灯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陈水生忽然想起上辈子独自走在工地夜路的场景,此刻却觉得,哪怕手里只拎着个保温桶,怀里抱着女儿,身后跟着怀孕的妻子,就是最沉甸甸的幸福。
周末带囡囡去复查,路过医院长廊时,听见有人在哭。穿蓝布衫的老太太跪在地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病历本:大夫,俺孙子才两岁,能不能先赊点药...囡囡忽然拽拽他的手,小眼睛盯着老太太:爸爸,奶奶哭哭,给她熊熊好不好她怀里抱着掉了耳朵的布熊,是这辈子唯一没换过的玩具。陈水生喉头发紧,摸出手机打开小天使基金捐赠页面——这辈子他每月都定期捐款,此刻输入金额时,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想起上辈子跪在楼梯间数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