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麦克斯韦的蓝
大学报到处的人潮像极了布朗运动中的粒子,无序而拥挤。宋初拖着行李箱,在物理系迎新摊位前停下脚步。汗水顺着她的后背滑落,九月的阳光依然毒辣。她伸手将碎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突然凝固在半空。
摊位后面,叶澜正在给新生发放资料袋。三年时光将他轮廓雕刻得更加分明,白衬衫换成了深蓝色t恤,右眼角的泪痣依然清晰可见。他抬头时,目光穿过嘈杂的人群,直接撞上了宋初的视线。
空气仿佛在那一刻电离了。
新生请在这里签到。叶澜的声音比记忆中低沉,公事公办地推过登记表。他的指尖在纸面上轻轻一敲,正好落在宋初两个字的对应栏上。
宋初接过钢笔,发现笔杆上刻着精细的傅里叶变换公式——这是叶澜高中时常用的那支。墨水在纸上洇开一个小点,她才发现自已停顿太久。
没想到你也报了物理系。叶澜整理着资料袋,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但他整理的动作比刚才快了些,纸张边缘微微卷曲。
嗯。宋初的回应短促得不像自已。她注意到叶澜左手腕上多了一块黑色表带的手表,表盘是星空图样。
尴尬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后面排队的新生开始不耐烦地咳嗽,叶澜突然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你的宿舍在梅园3栋,这是课程表。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我大二,现在是理论物理班的助教。
宋初接过文件夹,里面滑出一张便签纸,上面是熟悉的工整字迹:周三下午两点,物理楼307实验室,普朗克常数测量实验。没有署名,但右下角画了个极小的高斯积分符号。
抬头时,叶澜已经在接待下一位新生。他的耳廓在阳光下呈现出半透明的淡红色,像被高温灼烧的石英。
梅园3栋417室,宋初把行李箱靠墙放好。室友们还没到,空荡的房间里只有她的呼吸声在回响。她打开文件夹,发现课程表背面用铅笔写着几行小字:图书馆五楼西区有新到的《量子场论》影印本。周五下午通常人少。——s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宋初把便签夹进《费曼物理学讲义》里。这本书她带了三年,书脊已经有些松动。翻到扉页,那句第37页,不确定性原理的笔记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铅笔字:观测者效应是否也适用于感情?
周三的实验室比想象中拥挤。宋初穿着白大褂站在角落,看着叶澜在讲台上调试分光计。他讲解时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偶尔会用钢笔在空中画出光的衍射图案。当他说到波长测量要精确到纳米级时,目光扫过全场,在宋初身上多停留了05秒。
两人一组。叶澜分发实验器材时说。宋初正犹豫着要不要主动找搭档,一个戴着厚镜片的男生已经站到她身边。
数据记录好了吗?实验进行到一半时,男生突然问道。宋初低头看表格,发现第三组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达到7。
重新测一次。她调整光栅角度,却听见叶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电压不稳会影响光电管灵敏度。
他站得太近,白大褂袖口擦过宋初的手肘。实验室的空调似乎开得太足,宋初的指尖微微发凉。叶澜俯身检查她的电路连接,后颈处有一小撮头发不听话地翘着。
接地端有问题。他的呼吸扫过宋初的耳廓,带着淡淡的薄荷糖气息。宋初突然想起高三时那些青柠味的糖果,喉咙莫名发紧。
实验结束时,叶澜收走了所有人的数据表。当翻到宋初那组时,他的眉毛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你们的误差分析呢?
在这里。宋初递上补充页,指尖不小心碰到叶澜的手掌。他迅速缩回手,像是被静电击中。
明天下午补交完整报告。叶澜的声音突然变得生硬,我的办公室在物理楼206。
黄昏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