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7章
文武百官之后便是各国使臣的朝贺,正阳门外早已经准备着的各国使臣按照赞者的提示、携带着各国的“国礼”一一入场。

    这个环节,又引发了一次轰动。

    来自鄯善国的白骆驼,来自高昌国的葡萄酒、白叠子(棉花),来自于阗的巨大玉雕,来自龟兹的铜器、孔雀,组成了争奇斗艳一般的队伍,绕场一周,最后进献与高台之前。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周边十几个国家轮番献上了各自的“国礼”,不但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为之动容。

    南北断交已久,以往梁国从未见过北方各国的使臣,魏国也未曾见过南方海外各国的使臣,百姓亦如此,可随着这次的登基大典,东南西北早已断绝的国家交往又一次重新连接起来,可以想象以后的洛阳将成为各方贸易和交通的枢纽,真正的“繁华”起来。

    看到平时从未见过的各国藩使已经让人大开眼界,就在所有人猜度着后面是什么人要“献礼”时,入场的却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平时可见的“普通人”。

    是“普通人”,又不是“普通人”。

    “鲜卑族代表觐见吾皇陛下,祝陛下江山永固、祝大正国泰民安!”

    “氐族代表觐见吾皇陛下,祝陛下江山永固、祝大正国国泰民安!”

    “羯族代表觐见吾皇陛下,祝陛下江山永固、祝大正国国泰民安!”

    “高车族代表觐见吾皇陛下,祝陛下江山永固、祝大正国国泰民安!”

    “羌族……”

    “契丹……”

    “室韦……”

    “巴蛮……”

    “南郡蛮……”

    每一支队伍都代表着大正国境内存在的一支大族,这些曾因为歧视和偏见一点点失去生存之地的族群,却在这一日换上族中最好的衣裳和配饰,一齐来恭贺新皇的登基。

    各族的酋长、首领、祭祀们组成了服饰、妆容各异的队伍,由赞者宣告着着代表者的身份和各自的地域,也介绍着他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沿革,礼乐奏的有些是他们民族的民歌小调,有些是符合他们民族性格的歌谣,音乐和介绍一直到他们来到高台之前,齐声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恭贺着新任皇帝、皇后对这个国家统治才结束。

    每一支“代表团”的经过都会带来一阵骚动,看台之上不乏各族前来观礼的百姓,当看到自己的民族或地域有代表经过时,每每会有人激动地站起身来,发出各种各样的唿哨和召唤。

    所有族群的“道贺”之后,是由“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组成的两支代表团“压轴”。

    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北方的汉族和南方的汉族早已经在各方各面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无论是袍服还是习俗,但改变不了同根同源的血脉联系,有些甚至来自同一个郡望、同一个祖先,却在相隔这么多年后第一次相聚。

    衣裳华美、袍服翩然的汉人代表都是精挑细选的年轻俊杰,有些是高门之后,有些是天生的将种,有的是原本深藏闺中难得一见的绝世美女,有些是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科举天下知的寒门志士……

    他们和之前的各族代表一样,代表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从各族代表入场开始,皇帝和皇后便携手来到高台之前,亲自领受了来自大正国各方代表送上的祝福。

    一直到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最终汇合成一道洪流、拜伏与高台之上时,马文才立于高台之上,朗声说道:

    “朕以‘中正以观天下’为国号,便是要用不偏不倚的态度来治理这个国家。从今往后,在正国的土地上,将再无胡、汉之分,也无贵、贱之分,朕的子民只有一个身份,便是‘正国人’。”

    “朕希望朕的子民,即便身处险恶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厄也不气馁,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2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