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7章
能进献出去,借用区区豢养的伎人舞者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在几位士人高官的牵线搭桥下,当即便有许多伎人伶人被派往洛阳。

    许多在乡野间靠歌舞戏法谋生的班子要前往洛阳,自然还是得靠一路卖艺获取路费,所以随着南北大量的伎人往洛阳汇集,这次登基大典声势浩大、且与民同乐的消息也就渐渐随着朝中的征召被传播了出去。

    除此之外,来自于朝廷的各项征召也不停发出,从洛阳前往天下各处的快马像是飞矢一般射向各处,带回了“正中目标”的好消息。

    这一场“登基大典”整整筹备了十个月,原本用来祭天的地方因为太小被舍弃不用,改选了在洛阳城西北隅建起了一座“小城”,名为“紫微城”,又名“紫宫”,专门用以这次的庆典。

    这处“紫微城”名义上为“城”,其实倒更像是后世的运动场,只是除了祝英台没有人见过运动场,自然大部分人都觉得有些违和。

    好在虽说耗费的时间和材料多了点,不过考虑到没有多少建筑大多是空旷的场地,再加上按照规划这里以后就是“举办”各种盛事要用的场地,这“紫微城”也不算劳民伤财了。

    这场“登基大典”,不再是马文才和花夭两个人的事情,而更多的是整个大正朝所有人的事情,攸关着各方势力的“脸面”。

    原本只是单向的“邀请”,渐渐变成了全天下的阀主宗强都在往洛阳汇聚,好似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来,便是被“边缘化”了一般。

    等到了真正“登基”那天。

    “你不必这么紧张。”

    马文才看着已经整理过三次衣冠的花夭,微微一笑,“说是我们的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实际上我们也就是坐在那里看一场‘表演’,最后再登台祭告个天地而已。”

    “你不懂!”

    花夭没好气的说,“这是全天下的人都来看我们,哪怕之前‘彩排’过好几次,我还是心慌。”

    两人都穿着精心准备的礼服,哪怕花夭力大无比,头戴着十二花树的首饰,再穿着厚重的袆翟衣,也只能小心翼翼。

    倒是马文才,穿着冕服却神情自若,好似那个力大无穷的是人他似的。

    “别理了。”

    马文才无奈地一叹,握住了花夭的手。

    “你跟着我,不会出错的。”

    花夭的手被马文才轻轻一握,感觉到他身上的温度,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好似被他的大手稳稳地放回了原处,终于镇定了下来。

    是啊,还有他呢。

    “陛下,娘娘,开场仪式已经安置好了,可以去观礼了。”

    就在两人闲谈间,礼官一声提醒,让他们彻底打起了精神,携手一起走了出去。

    整个登基大典让祝英台瘦了十斤,连带着梁山伯和傅歧也累成了狗,但就从之前祝英台说的“彩排”来看,还是值得的。

    整个紫微城的典礼场地内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按照颜色划分出各种区域,对于没有钱买票的百姓也开放了站着观看的位置,虽然离中心区域特别远,也听不到什么,但至少是“参与”过了。

    在几十赞者齐声宣赞之后,礼乐声大作,马文才和花夭携手从后殿踏入了广场,在礼器仪仗的开道下,缓缓走向高台,最终落座。

    登上高台的路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确保和礼乐的时间一致,而且每一块观众席都留了不少“托儿”,帝后只要经过某一处,那些“托儿”便会立刻高喊着“恭祝吾皇、吾后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然后齐齐拜伏,之后自然是顺理成章,整个大典区域没见到一个站着的人,有的是拜伏,有的是躬身,有的是跪拜,但没有人敢直视帝后,更不敢直挺挺站着。

    在几万人的拜伏下,绝对的权利所带来的震撼,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2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