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8章
至宗室勋贵趋之若鹜。

    然而无论是代表蔡吉的郭嘉,还是代表孙策的鲁肃,对这些异常热情的拜见者都持避而不见的态度。待到华灯初上,许都驿馆外依旧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驿馆内却是一片寂静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鲁肃自是早早地闭门谢客,手持一卷东莱新近刊印的《吕氏春秋》秉烛夜读。另一头的屋舍内郭嘉正与久未谋面的老友荀彧闲坐对弈。

    不大的屋舍内两盏凫鱼灯将居间搁着的一张鸡翅木小几照得透亮。小几两侧,荀彧执黑子,玄衣峨冠,正襟危坐;郭嘉执白子,白衫拽地,长披肩。几上棋局已近收宫,一枚枚黑白棋子在厚重的沉香木棋盘衬托下散出莹润如玉的光芒,就好似它们各自的主人,一黑一白,一静一动。

    荀彧与郭嘉的形象恰巧代表了前后两个时代对仪表美的定义。荀彧清秀通雅,恪守礼法,乃汉官威仪之表率。郭嘉则脱离了两汉儒家礼法的束缚,褒衣博带,散箕坐,尽显不羁本色。而这种以张扬个性为美的做派,最终会在未来演变成魏晋风度,并对华夏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然则值此承前启后的纷乱年代,新旧交替的又岂止仪容举止。正如荀、郭二人此刻对弈之局,荀彧所执黑子本占据中腹优势将白子迫入濒死绝地。却被郭嘉自角地逆袭,以左下二十枚白子换取中腹受困白子突出重围。至此盘上局面已由黑子大优变成了颓势尽现,隐隐之中恰与当今天下之势不谋而合。占居中腹的黑子便是曹操,论疆域。论人口,皆略强于象征四方诸侯的角地白子。被郭嘉舍去的二十枚白子好似刘表死后被曹操吞并的荆北,至于自中腹突围的白子赫然便是当今天子。

    不过无论是眼前的棋局,还是当下的局势,荀彧显然都不甘心就此认输。但见巍然端坐的他执棋凝思。俨然已是全情投入浑然忘我。然则棋局迫近收宫,可由荀彧盘活空间极为有限。反倒是郭嘉顺势而为在保住角地优势的同时,

    不断渗透中腹,大有中间开花之势。

    望着两鬓斑白尤不肯放弃的荀彧,郭嘉不禁回想起了昔年在颍川与荀彧把酒论天下的那段岁月。当时的荀氏一族已有多名成员死于朝堂党争,荀彧本人亦因董卓专政而弃官返乡。但在与郭嘉的交流过程中,荀彧的言谈举止全然不见归隐者的消极遁世之气,反而处处透着拥刘扶汉、济困救民的雄心壮志。连番促膝长谈令这两位以天下为己任的智谋之士惺惺相惜,互相引为知己。在那之后不久荀彧与郭嘉双双北上面见袁绍。但在与袁绍接触过一段时日后,他两人很快便现这位四世三公。门第显赫的本初公缺乏对汉室起码的尊重与忠诚,绝非兴汉之良臣。于是荀彧和郭嘉先后决意弃袁南下另谋高就。只是郭嘉万万没料到他与荀彧这一别就是十六载,待到两人再见面时双方早已是物是人非,各为其主。

    且就在郭嘉追忆往昔兀自分神之际,荀彧却是抓住时机竭力搜刮,最终以一目半的优势小胜郭嘉。面对此等结局郭嘉倒也不懊恼,就见他扬手一挥潇洒地将棋子收归棋奁道,“余输也。”

    荀彧的脸上却丝毫没有赢棋的喜悦。毕竟他虽在棋盘上小胜了郭嘉一局,但在整个天下大局上却是输得一败涂地。加之先前郭嘉晃神的表现,荀彧不由面无表情地回敬道。“奉孝未尽全力,余胜之不武。”

    郭嘉被荀彧点穿了心思,只得苦笑着一语双关道,“世事如棋局局新。文若又何苦执着于一局之胜负。”

    “世事如棋局局新……可是出自蔡安贞语?”荀彧横眉一挑追问道。在他的印象中这种用词简练,富含深意的遣词方式十分符合蔡吉的一贯风格。像是当年那段“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就曾给荀彧和曹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果然下一刻就见郭嘉颔确认道,“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