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内容,因此观众看到更多的还是舆论本身的杀伤力和恶人们各种匪夷所思的以言杀人手段。
这个系列,链接不同篇章的手法是“换主角”。
也就是说,这个系列每个章节的主角都是不同的。
如设定所说,这个故事之中,主角最终会因为沉迷于惩罚恶人而导致伤害到普通人,这也是一般同类作品的正常发展过程。
但是与同类作品不同的是,相比许多作品之中,除魔者最终总会变成魔鬼的设定,这个故事的主角最后并没有变成魔鬼,也没有在最后反过来被正义所杀死。
当第一次因为试图惩治作恶者而伤及无辜时,主角就陷入了挣扎。他曾经尝试弥补,最后却受游戏的进程推动,而不得不继续加入了比赛。与所有沉迷杀戮的角色不同,他在这个过程之中一直试图反抗游戏,拯救游戏中他认为“罪不至死”的参赛者,但有些人原本的罪行并严重,却因为参与游戏而渐渐变得疯狂。对于那些无法拯救的人,主角最终还是选择了“惩罚”……或者说“制止”他们。
但是他最终还是拯救了一个女孩子。
通过给予这个女孩子只与她“罪行”相当的惩罚。
最后的结尾,主角获得了游戏的胜利,却拒绝了奖励,反而试图毁灭游戏的核心。他以为自己已经获得成功,便走近了警局,坦白了一切,选择自首。
他的罪行被公诸于世,同时其他被他所惩罚的参赛者的所作所为也被公诸于世,其中有些人的作为在游戏过程中就已经暴露,而有些人则此时才为世人所知。因为男主在这个过程中的作为始终是令人动容的,所以许多人为其***,希望能宽容处理。警方在仔细衡量过他的作为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从轻处理。
他被免除死刑,但是终生受到管制。
虽然这么说,但是在设定里,当《说谎者的游戏》再次出现时,主角仍旧会被派遣出来,作为配角开始调查参赛者和阻止游戏的继续进行,成为续作的重要配角。
这个主角的结局是殷怜所建议的。
她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她觉得:“受害者变成加害者,除魔者变成魔鬼虽然很有警示意义,但事实上,我们不需要每一个受害者都变成加害者,除魔者都变成魔鬼。”
所以故事里的主角会在意识到犯错之后,选择为自己的行为赎罪,去接受惩罚,因为他要做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要懂得坚持正确,更要懂得改正错误。
编剧老师也参与过许多影视剧的创作,但是在创作完殷怜所要求的剧本之后,仍旧就觉得这次创作非常受益,学到的东西之多,都快相当于他刚入行时候的第一部成功作品了。
一方面是因为助理编剧的技术和知识面很广,殷怜提供的
各种素材又很有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位大小姐的很多想法都很惊艳。
孩子们的剧本原作都具备很不错的创意,但是也只能说是比较有趣的故事,殷怜每次到剧情关键点的提出的方向才是出人意料又充满想象力,编剧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编剧都能被惊艳到,就更不怀疑观众会有的反应了。
剧本不是完全写完才开始排演和制作的。
三套作品里面,进度最快的是《地府改革》,因为它本身的原创成分少,改编性质更多,而且除了第一集之后,后面的事件都可以被拆分成五到二十分钟的超短篇小品剧。
这个短剧殷怜平均每天能拿到好几个短剧本,编剧老师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和灵感的时候,会主动要求回炉重修某个特定剧本,但是总体进度还是很快的。
第一集因为是比较完整的故事,长度较长,出场人数也比较多,以宿舍的孩子人数来说甚至不足以完成排练,所以殷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