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虞本地商贾,不过托倭之名,雇善水倭人,以行走私之事!”
“皇上封海岸、禁海运,走私者铤而走险,可获暴利,乃至于此。”
“闻人大人,您大可大刀阔斧,清倭寇、除匪患,可这些倭人背后,是无数本地士绅,利益相牵,他们怎肯相让?”
“这些年来,我从中取便,竭力周旋,就是想在众多势力中取一个平衡。罪人有罪,可有罪者,何止罪人一人?”
“钱知府绝非罪人所杀,可他当真是死于意外坠水吗?要知道,他与其他知府交好,就是想合力整饬走私一事,充盈桐州府库!”
“大人,您斗倒了我,可斗得倒这潜伏暗处的无数商贾士绅吗?斗得倒皇上严禁海运的明旨吗?”
乐无涯回过身来,静静望着面皮红涨、情绪激动的卫逸仙。
他听得出来,这确是卫逸仙的肺腑之言。
这是他与他相交以来,卫逸仙最为真心恳切的一番发言了。
“多谢提醒。”乐无涯颔首谢过,抬起眼来,眼中隐隐生光,“人已至此,何不一试呢?”
[164]赠礼
卫逸仙倒台的消息传至上京,并没引起什么了不得的轩然大波。
一个五品官,在地方上能只手遮天,放在上京,那只不过是小鱼一条,小虾一只,无论死活,都激不起一丝涟漪。
然而对桐州府上下官员来说,这变动堪称地动山摇了。
郑邈和乐无涯珠联璧合,将这件消息封得极死。
底下的两州十二县得到信儿时,卫逸仙已经在大牢里吃了整整三天牢饭了。
先前,桐州府诸位官员都晓得,卫大人一手揽着军权,一手揽着人事,三任知府都倒了台,他还是屹立不倒,实力可见一斑。
众位知州、知县自是把宝都押在了他身上,对破格升任的新任知府则抱持着观望态度,端看此人是雷厉风行、要与卫大人相竞相争的能臣干将,还是识时务、懂进退,处事圆融的“明白官儿”。
乐无涯最初的表现,挺像后者。
对底下两州十二县的官员来说,闻人知府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意味。
他上任之后,并不气势汹汹地争权夺利,也不急着召集众位官员入府议事,只叫各府送去条陈,简述县情、州情。
迄今为止,他们甚至都没能和新任知府见过一面。
有人假托政事,前去桐州府衙拜谒,想在新知府面前混个脸熟。
可接待他们的不是卫同知,就是牧通判。
闻人明恪就这么往衙里一缩,并不大刀阔斧地求进改革。
到任一月,他推行的唯一一项政令,就是由他自己出钱,训练一支府兵,
他的举动如此低调,让桐州府诸位官员都放松了警惕。
他们想等到闻人知府出了招,再借此摸出此人的行事作风。
届时,他们对症下药,各得其美。
没想到,大家观望着、观望着,把卫大人给观死了。
这就很尴尬了。
最关键的是,此事从明面上看,与新任知府半点关联都没有。
就好像是知府大人什么都没干,卫逸仙就一通活蹦乱跳,把自己活活作死了。
但让这些人精相信卫逸仙的倒台与新任知府半点干系都没有,那是绝不可能的。
在底下官员夜不能寐、反复揣摩新任知府到底对卫逸仙做了什么时,乐无涯正哼着《老鼠嫁女》的小调,怡然自得地做他给项知节的回礼。
姜鹤淹留桐州,等了这么些时日,总不能叫他白等。
小六赠他的礼物如此用心,他合该礼尚往来才是。
近来,乐无涯喜欢上了和元